品读衡水 遇见好景无数 “山水相知 共赴美好——网络媒体衡水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走进衡水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初夏的湖城大地,风光宜人,活力迸发。5月12日至15日,“山水相知 共赴美好——网络媒体衡水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走进衡水,“打卡”衡水地域人文风光,近距离挖掘湖城之美。
衡水,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风景半城湖”是衡水最美的写照。如果说,衡水湖之美系大自然恩赐的典范,那么衡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则是历史文脉与时代发展交融不朽的瑰宝。历史上的衡水,是儒学大师董仲舒、经学大师孔颖达的故乡,积淀深厚,有“大儒之乡”的美誉。今天的衡水,拥有一流的基础教育和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是“道德高地”,涌现出林秀贞、王文忠、吴殿华、张志旺等一批享誉全国的道德模范、感动人物、平民英雄;是“发展高地”,拥有健全的创新生态、优良的政策和服务环境。近年来,衡水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全面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四个闯出一条新路”步伐,努力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先进位,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
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中新社和山东济宁、浙江衢州、福建南平、山西大同、河南信阳等地市的30多家媒体及20多个优秀自媒体和网络名人,深入到河北衡水中学、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老白干酒文化旅游景区、冀州古城遗址、安平县台城村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饶阳县河北新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等地,详细了解衡水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风貌,记录下衡水高质量发展的动人图景和创新实践。
参观采访过程中,“震撼”一词是各网络媒体人在被问及此行感受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湖城大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蓬勃向上的经济发展势头以及衡水父老的质朴与热诚,深深感染着采风团的每位成员。
教育名城,人才高地
衡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造就了一大批学者宗师、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劳模人物和社会贤达, 文脉绵延,教育兴旺。此次采风活动的第一站,从闻名遐迩的河北衡水中学开始。
五月的衡中校园繁花似锦,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专业水准的艺术展示、活力四射的体育运动、异彩纷呈的社团课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深深震撼着每位采风团成员:“来之前,就知道河北衡水中学是衡水的一张亮丽名片,衡中这种与众不同的人文、科技和多元的学习环境,打破了之前对这所学校的刻板印象,我们要把真实的衡中宣传给大家。”
河北衡水中学始建于1951年,是河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自2005年以来,全国文明校园等70余项国家级殊荣花落衡中,德育团队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燕赵楷模”称号。为了给学生终身难忘受益的教育,学校深入推行“无梦想不青春,无激情不青春,无奋斗不青春”“无体育不衡中,无活动不衡中,无歌声不衡中”的育人理念,积极构建全面德育、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大德育观,每年组织八十华里远足、十八岁成人礼等70余项精品活动,开设110个学生社团、150余门校本选修课程,并邀请100余位院士、将军、教授、文化名人等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不止衡水中学,作为一座“教育名城”,近年来衡水市立足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相继组织实施了教育规范提升工程、教育惠民工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衡水教育转型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新时代衡水教育这张金色名片成色更足。
华北明珠,最美湿地
“一湖蒹葭一湖花,一湖鸥鹭一湖鸭。”
5月的衡水湖,温柔明媚。泛舟湖上,初出水面的芦苇荡随风摇曳,不时传出的鸟儿的婉转呢喃,让大家忍不住凝神寻觅它们的身影。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素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东亚蓝宝石”“华北之肾”等美誉,湖区面积75平方公里,拥有华北内陆地区惟一保持水域、沼泽、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的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目前,已发现植物594种、昆虫757种、鱼类45种,已观测到鸟类334种,其中丹顶鹤、白鹤、黑鹳、金雕、白肩雕、大鸨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1种,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63种。
青头潜鸭是世界极危鸟类,很早就在衡水湖繁衍生息,2017年观测到数量达308只的世界最大种群,让这片水域更加引人注目。国内外生态湿地专家纷纷到衡水研究调查,打开了世界了解生态湖城的一扇窗。
万亩生态林海犹如绿带缠绕,园博园、荷花园、植物园点缀湖畔……衡水湖已然成为京津冀游客的首选地,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达270多万人次。“从衡水湖的生态美景中不难看出衡水人对水的眷恋,爱水之地,会格外重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福建省南平市网络名人林钦赞叹。
传承千年,古坊留香
从一株红高粱到一抹醇香,“不上头”的老白干究竟如何酿就?走进衡水老白干酒文化旅游景区,采风团成员在一场沉浸式的体验中寻找答案。
衡水老白干自古享有盛名。据明确的文字记载,衡水酒已有2000多年的酿造历史,兴于汉,盛于唐,名于宋,正式定名于明代,有“飞芳千家醉,开坛十里香”之誉。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物品博览会最高奖——“甲等大奖章”,享誉世界;2018年荣获拉斯维加斯世界烈性酒大赛最高奖——“双金奖”,被评为“全场最佳”;2019年,荣膺全球四大质量奖之一的“全国质量奖”;2020年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衡水老白干1915荣获特级金奖。
“地缸发酵工艺是中华文明孕育的瑰宝,也是发酵史上的创举,老白干工匠将其完美运用并发扬光大,赞其‘匠心独具’一点儿都不为过。”一行人被这些独特的技艺深深吸引,也为衡水老白干匠人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所折服。
多年发展中,衡水老白干形成了独特的小麦中温大曲、地缸发酵、续茬配料、混蒸混烧老五甑制作工艺,有着醇香清雅、酒体谐调、甘冽醇厚、回味悠长的典型风格,在消费者中享有高而不烈、低而不淡、饮后舒适、不上头的口碑和美誉。公司及产品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白酒老白干香型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称号。
王畿所在,九州之首
“冀州霸气未全收,漳水潆洄抱远楼。”登临冀州古城墙,眺望衡水湖,抚摸凹凸起伏的城垣,看岁月留下的斑驳印记,千年往事跃然眼前。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重新划分“九州”,冀为“九州之首”,河北省的简称“冀”便来源于此。自西汉起,冀州便为州、郡、县三级治所,至今已有2200余年建制史。
冀州古城遗址位于衡水市冀州区北关村西北,西至前赵村,北至后赵村,是汉代冀州古城西北面的一段土城墙,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冀州古城始建于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从汉代筑城,唐、宋、明清时期均有修缮与规模变迁,一直沿用至近代。目前地面以上仍保留3000 余米汉至明清各时期城墙遗址和2000余米护城河,是研究我国古代北方城市格局变迁的重要实例。2013年,冀州古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下网都,丝连全球
宽幅铜箔网、创意编织网……在中国安平国际会展中心,各种丝网产品、丝网机械、丝网艺术品让人目不暇接。
会展中心东侧的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展览馆,以时间为轴,充分利用图片、文字、实物、模型等形式,全方位展现了安平丝网历史文化。
从500多年前安平张罗人制作出第一个筛分粮食的马尾箩开始,历经风云沧桑,安平丝网已成为工业制造一体发展的现代产业集群。2023年,安平丝网产业产值达1057亿元,成为衡水市首个千亿级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世界丝网看中国、中国丝网看安平”,安平丝网向世界亮出了衡水产业名片。
支撑起衡水高质量发展版图的,岂止安平丝网。近年来,锚定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衡水着力实施科技赋能、设备迭代升级、延链补链、要素保障、企业家培育、营商环境“安心办”、改革创新、质量提升等八大工程,重点在“链”上发力、“质”上提升,助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景县橡塑制品、阜城装备制造、饶阳智能轨道交通信号器材……一张张特色产业名片越叫越响。
红色老区,星火台城
“一粒火种”,划亮夜空。
安平县台城村,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前,高大的红色石柱上,一团熊熊火焰燃烧不息。
台城,冀中平原腹地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庄,却有着史诗般的光荣与骄傲——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相继在此建立。
为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好“两个第一”宝贵资源,安平县于2002年开始兴建纪念馆,开馆至今累计接待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各界学习参观者逾150万人次,已成为衡水市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
“‘敢为人先,勇于奉献’的台城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我们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承发扬,从这一抹红色中汲取力量,勇毅前行。”一幅幅珍贵的历史资料、一段段生动的故事讲解,犹如情景再现,让采访团成员心潮澎湃。
衡水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先后打造了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五亿农民的方向纪念馆、孙犁故居、饶阳耿长锁纪念馆、冀中导报展览馆、枣强平原枪声展览馆、阜城本斋纪念园、冀州区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展览馆等一批高质量的精品红色旅游景区,并将多个红色景点串联成线,形成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强大合力,让衡水红色旅游发展更具活力。
华日初上,青铜之光
草地上嬉戏的儿童,绿树掩映处的董子,荷花池畔运河精神群像……凝固的历史、凝固的人间万象、凝固的奇思妙想。走进饶阳华日青铜艺术有限公司,让人情不自禁地惊讶和赞叹这耀眼夺目的青铜之光。
饶阳华日青铜艺术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城市大型景观雕塑的艺术铸造企业,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是京津冀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以北首屈一指的青铜文化产业领军企业。目前,其产品遍及全国100多个城市,北京奥林匹克大道主体雕塑、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碑》、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等一大批作品,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标志性艺术工程。华日的青铜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家,为许多城市创作了标志性的符号。
“这里的雕塑非常有艺术感,设计也非常独特。”“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采风团一行纷纷点赞。
近年来,衡水优势文化产业不断提质升级,内画、乐器、剪纸等传统文化产业升级加快,衡水乐器产业基地获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美术画材、青铜铸造、游乐设备等新兴产业发展后劲十足,武强县、饶阳县分别获评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2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9家。
物产丰“饶”,瓜果飘香
深紫色的夏黑、晶莹剔透的维多利亚、果香怡人的天工墨玉……正值葡萄上市期,饶阳县河北新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葡萄大棚里,各类颗粒饱满的葡萄让人垂涎欲滴。
走进“中国设施葡萄之乡”,必须和葡萄来一场“甜蜜的邂逅。”
作为“中国设施葡萄之乡”“京津葡萄园”,饶阳县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年产各类鲜食葡萄30万吨,年产值26亿元。“饶阳葡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河北省名优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并被列入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名录。
2023年夏,受强降雨影响,饶阳县21000多座设施棚菜遭受不同程度损毁。洪水退后,他们全力打好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44条水毁路段很快实现贯通。当年10月,46个受灾村全部完成环境恢复重建工作,村容村貌很快焕然一新。
作为京南“第一大菜园”,该县把灾后重建与高品质果蔬示范区建设、产业提档升级等工作紧密结合,紧盯智慧化、循环化、低碳化,加快恢复重建步伐,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他们坚持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边恢复生产,围绕“受灾区域产能恢复、承接区域高标建设、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灌溉水源供需平衡”,聚力实施“四大工程”,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形成“三基地四园区一中心”空间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智能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建成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科技现代化先行基地、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基地,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
端上京津市民餐桌的不止饶阳果蔬,深州蜜桃、武邑红梨、漫河西瓜……京津市民的“菜篮子”里,衡水味道越来越多。近年来,衡水设施蔬菜面积占比全省第一,水果产量常年保持在110万吨左右;培育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8家。2024年,衡水市将紧紧围绕建设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这个定位,持续实施“六个工程”,加快推动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出形象、提档次,不断扩大果蔬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提升果蔬品质和品牌影响力。
木版年画,艺术瑰宝
“色又鲜,纸又白,年画打从武强来……”流传乡野的民谣,唱出了武强这座千年古县的魅力。想看年画,建于1985年的全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是首选。
武强年画,起源宋明,盛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是手工民间工艺,木版水彩套印制成。为了继承祖国民间传统艺术,由国家文化部批准建立了“武强年画博物馆”,现已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博物馆现馆藏明、清以来历代武强年画古版和纸质资料万余件,三级以上文物近千件,再现了武强年画的历史风貌,被誉为“东方圣经”“民间美术敦煌”。
与杨柳青的精妙、桃花坞的婉约不同,诞生于华北腹地的武强年画,更多了一些北方的粗犷和豪放,极富民间生活情趣。从天到地,从古至今,从幻想到现实,武强年画题材可谓丰富多彩,神话人物、戏曲故事、农事耕作、典故趣闻、山水花鸟等无所不包,堪称“农耕社会民间艺术的百科全书”。
木版上色,再铺上白纸,用刷子轻轻来回刷动……年画技艺展示厅,趣味与文化韵味兼备的现场体验活动,让采风团成员过足了瘾。经过七八道工序后,一张传统年画便跃然纸上。“这次一定要买些年画纪念品,回去后分享给亲戚朋友们,让他们也能见识到‘非遗’的魅力!”
历史悠久的武强年画,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武强年画博物馆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馆校共建方式,将博物馆作为学生美育和感受非遗之美的第二课堂;出版年画研究专著,拍摄年画题材动漫,开发年画书签、办公用品等文创产品,让古老的年画“活”起来,为广大游客留下“年画之旅”的美好回忆。
“土味”小村,音乐殿堂
传统的村居变身充满现代感的高端民宿,古朴的街巷里竟然有小提琴体验馆,庄稼地里藏着管弦乐器产量全国第一的龙头企业……如果在地图上寻找,周窝只是冀东南平原上毫不起眼的一个小村,然而,“北方村庄”与“时尚音乐”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元素,却在这里巧妙融为一体。
依托周窝村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典型北方民居特色,周窝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对村里的水、电、路、暖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并按照“一门一景、一户一品、体现灵性、各具特色”的原则,包装改造具有创意特色的民宿、咖啡屋、乐器体验馆等院落80多套,并新建了周窝音乐体验中心、世界乐器博物馆等场馆及26套高端民宿,将周窝村全力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购、娱功能于一体的特色音乐小镇,成功举办了中国吉他文化节、大学生音乐节等系列活动,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先后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全国魅力新农村、全国最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
把田园变风光,把农村变景区。近年来,衡水市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打造观光农业、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综合体等新业态,建设了闾里古镇、周窝音乐小镇、以岭康养城等一批“高颜值”的特色小镇,既丰富人们的出游选择,又拓宽了乡村振兴致富渠道。
短短几天的参观采访,虽无法详尽领略湖城大地的精彩,但采风团每位成员对衡水已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机会我还会带着家人和朋友再次来衡水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告诉人们,这里不仅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美丽的风景、勤劳淳朴的人们,而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采风活动结束时网络达人的话,道出了采风团每位成员的心声。
“衡水是一个热情而充满活力的城市。从衡水的生态环境治理到安平丝网的高新技术研发,再到武强年画的传承,让我感到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也欢迎大家到山西大同感受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蕴。”山西大同网信办网络传播科科长胡博表示。
“这两天的行程非常丰富,也让我近距离地感受到衡水的生态、产业以及历史和文化,尤其感受到了衡水人的热情和好客。希望通过我们的新媒体平台,能够把衡水的这些美好推介给更多的人。也希望更多的人走进衡水、了解衡水、爱上衡水。”浙江省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童炜来说。
“这是一次非常美好的旅程,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让我们从文化、生态、教育、农业等方方面面感受到了衡水这座城市的非凡魅力。同时,各地同行通过此次深入沟通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一定会有力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信阳市委网信办四级调研员李维对衡水之行印象深刻,对网信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此次衡水湖畔的盛会,古老与现代融合、文化与科技交织。山与水聚首,茶与酒相逢,凝聚起更多的网络力量,携手前行,用绿色和创新追逐梦想,共同守护网络空间——这个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山水相知,共赴美好!
记者/张月亭
摄影/陈康 陈月振 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