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墙 文明入心 ——走进武强县北代镇后韩旺村
阳春三月,春风和煦,一片生机勃勃景象。
3月13日,走进武强县北代镇后韩旺村,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墙画跃然眼前,它们不仅装点了村庄,更唤醒了村民们对乡土的深深记忆。从村庄的来历到日常的农事活动,再到孩童时的嬉戏场景,还有那一幅幅吃水不忘挖井人、邻里互帮互助的生动画面。这些墙画如同一部生动的乡村史诗,记录着后韩旺村的点点滴滴。
“自从我们村有了这文化墙,除了美化了村庄环境,还让村民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乡风越来越好了!”后韩旺村党支部书记张丽满脸欣喜地说道。
原本单调的村庄街道和房屋,在文化墙的点缀下变得色彩斑斓,充满了艺术气息。这不仅提升了村庄的整体美观度,也让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后韩旺村并没有满足于文化墙带来的初步成效,而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与外延。
曾经,这里是县里出名的上访告状村,邻里不和、土地纠纷频发,村庄环境脏乱差。然而,自从有了文化墙,大家邻里关系变得和睦,村民们开始主动让出房前屋后的空地进行统一美化,共同为建设和美乡村示范村贡献力量。
这一转变离不开后韩旺村党支部书记张丽的坚持和努力。张丽曾是一名人民教师,2021年当选为党支部书记以来,她深刻地意识到:农民需要文化,乡村振兴需要精神铸魂,要用传统文化唤醒村民的思想观念。
在县政府、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张丽成功邀请到了知名民俗画家、漫画家刘现辉。她的想法和刘现辉一拍即合,刘现辉认为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丰富的乡愁和情怀,应该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于是,他们决定在后韩旺村打造充满乡愁情怀的民俗一条街。
“刘老师的画具有浓烈又亲切的民生气息,画的内容通俗易懂,老百姓们喜闻乐见。”张丽为记者介绍道。
“借农具”画的是农忙时节大家互相帮衬,互通有无,这种方式既方便又经济,更体现了邻里间的深厚情谊;老人在地上捡粮食是告诉大家要节约粮食,不要浪费;一看到“推磨”和“石碾”便把人一下子拉到曾经那个乡风淳朴、睦邻友善的历史时空里……每幅画都有教育意义,闲暇时,十里八村的村民经常成群结伙来参观学习,人们在观看文化墙的过程中,不仅受到了美的熏陶,也接受到了文化的洗礼,乡风文明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乡村文化振兴并非一蹴而就。张丽深知,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还需要从内在素质上提升村民。因此,她积极推动村里的文化建设,成立秧歌队、举办村晚等活动,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开展了“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激励村民们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和生活质量。
2024年,后韩旺村在武强县举办的“婆媳互夸”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村里成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支秧歌队;2025年年初第一次举办村晚取得成功……谈到村晚,张丽的内心依旧激动无比,“虽然我们是第一次举办村晚,但是获得的效果非常好,观看人数多,群众反响好,离我们村20多里地的都骑着三轮车来看了!”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如今的后韩旺村已焕然一新,文化墙已经成为村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见证着村庄的变迁和发展,也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后韩旺村以其独特的乡村文化和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乡村文化振兴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但我们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这条道路铺就坚实的基石,让后韩旺村的乡村文化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张丽坚定地说道。(崔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