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我省455家省级校园食品安全标准食堂完成创建工作
■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食品信息公开栏
■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食品原料展示柜
“脆皮鸡米饭”“掉渣饼”“鹅汁饭”“营养快餐”……在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学生食堂,记者看到8个打饭口整齐的排列在食堂一侧。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栏、食品原料展示柜、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各项规章制度被悬挂在食堂大厅内。
“每天5点开始,工作人员会准时进行第一次晨检,包括测体温、更换工作服、登记信息等,早餐结束后,公司召开晨会,总结前一天工作情况并布置今天的工作,随后进行第二次晨检后,将情况拍照记录上传到公司系统。”河北盛仟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军告诉记者。
近日,为全面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充分发挥省级标准食堂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河北省校园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采用典型引领、动态管理、市级评定的原则,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2021年度省级校园食品安全标准食堂进行了评定,确定了全省455家省级校园食品安全标准食堂。其中,石家庄市桥西区有3家学校被评为省级校园食品安全标准食堂,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就是其中之一。
■“六T”工作法守护师生“舌尖安全”
据介绍,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在对照省级校园食品安全标准食堂创建验收标准工作中,以“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思路,将食堂承包给经验丰厚的食品公司经营,从原材料采购、后厨生产空间优化、加工全流程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地毯式达标建设。记者在食堂后厨看到,公共区域处理表、剩饭剩菜处理记录表等各个档口台账悬挂在墙上,清晰地记录着各个档口工作交接内容、时间等。
“食堂的食材均为公司集中采购,确保食材新鲜、质量过关,采购源头和二级溯源台账清晰完整。”刘军告诉记者,公司通过现场管理“六T”工作法(天天检查、天天规范、天天清扫、天天整理、天天学习、天天总结),建立食品采购、查验和记录制度,确定专人严格把好入库验收关,在食品购销台账上详细登记进货日期、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或日期、供货者和相关证件等,相关证件证明应当保存备查,每天所有的饭菜均按时按量留样48小时。
“学校每月定期对食堂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承包公司,发现问题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限期整改。”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副校长张雪峰告诉记者,学校成立了以校领导为首的“食堂管理小组”,对食堂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同时不定期邀请市场监管部门专家进食堂实地进行指导和培训,从食材源头和生产全过程两个方面抓住了食堂食品安全的牛鼻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打造师生舌尖上的‘美味’首当其冲的是守护‘安全’。”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桥西区分局食品科邢仲恺说,今年以来,桥西区分局不断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筑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防线。通过组织拟创建食堂负责人进行现场培训,逐条解读《省级校园食品安全标准食堂创建验收标准》,让创建单位明确标准,有的放矢。通过组织拟创建食堂负责人对创建水平较高的食堂进行实地观摩,让创建单位对标对表,高标准开展创建工作。
■保定市5家校园食堂通过HACCP认证
“目前,保定已有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生三食堂、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生四食堂、保定长城学校食堂、保定八一学校、北师大附属保定学校5所学校食堂和保定绿根儿配餐服务有限公司、保定市莲池区绿根儿营养快餐配送中心2家为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通过了ISO22000或HACCP体系认证。”记者从保定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保定市大力推行先进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应用,鼓励学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建立HACCP或ISO22000体系并逐步通过认证,不断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守护全市师生饮食安全。
据了解,HACCP是一种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的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进行监视和控制,可以最大限度防止安全危害的发生、最大程度保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下一步,保定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扎实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通过全面分析企业经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确定整个链条的薄弱环节,制定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要求,全力筑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防线。”保定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2019年3月,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校园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工作,印发了《河北省校园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制定了《省级校园食品安全标准食堂创建标准》,通过强化食品从业人员管理、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全面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级优良率、开展“明厨亮灶”提档升级、打造省级校园食品安全标准食堂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消除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隐患。
■本报记者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