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产业协同发力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河北产业发展追新逐高动能澎湃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比全国快1.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九大工业主导产业全部增长,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钢铁、现代轻纺、新材料和健康食品等5个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河北产业发展,追新逐高,动能澎湃——
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我省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力提效落实存量增量政策,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三次产业协同发力,服务业进一步带动经济增长。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内需拉动持续增强。今年一季度,我省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比全国快0.3个百分点,为近年来一季度较高增速,实现了良好开局。
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新动能发展势头强劲
4月28日,位于唐山市高新区的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机器人焊接、全自动等离子切割、3D打印等共享设备正在有序运转。“共享工厂自去年初运营以来,已经帮助130多个机器人项目团队完成产品设计和制造,进一步加快了机器人项目的落地与产品迭代。”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负责人王孟昭介绍。
在科技与创新驱动的时代,初创企业如何最大程度规避风险,跨越产品落地的难关?在共享工厂,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共享工厂作为一种新型生产模式,解决了中小企业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面面临的痛点和难点,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还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在新兴产业领域,河北呈现出亮眼的成绩。一季度,我省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快于规上工业5.0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2.1个百分点,比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5.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7%,快于规上工业2.0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3.1%。
这组数据,反映出河北经济发展中,新动能发展势头强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实体经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新常态。
同时,绿色发展的扎实推进,也让能源结构更绿。在张家口,“绿电+算力”的融合正重绘数字经济的能源底色。今年一季度,该市大数据产业用电量达1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47%,其中绿电达5.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31%。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省能源供给结构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同比增长22.0%,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32.4%,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
经济的良好发展成为民生的有力保障。今年以来,我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2.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26.4%,超过全年计划的四分之一。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达到81.3%。20项民生工程得到扎实推进。
三次产业协同发力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
近日,由石煤机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吨位直臂式随车起重机装入集装箱发往天津港,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该订单是“石煤”大吨位随车起重机首次实现出口。据了解,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产品出口订单额突破两亿元大关,不仅赶超去年全年水平,更创下出口订单历史新高。
而在唐山斗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1470箱乐亭鲜桃经石家庄海关所属京唐港海关查检合格后,装车发往乌兹别克斯坦,这是唐山鲜桃首次出口“一带一路”国家。
从统计数据看,三次产业协同发力,是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情况的一大特点。
农业方面,我省全力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冬小麦一二类壮苗比例好于常年,蔬菜产量平稳增长,肉蛋奶供应充足,农业经济稳中向好。一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
工业方面,我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生产稳中有升。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比全国快1.2个百分点。全省工业40个在统行业大类中,33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2.5%,增长面比上年全年提高15.0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烟草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5个行业拉动作用较大,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6.8%。
服务业方面,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和贡献率进一步提升。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上年同期加快1.0个百分点,比全国快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8.9%,贡献率达53.5%。
此外,从结构看,一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9%、36.2%和58.9%。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内需拉动持续增强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全省投资增长
“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2.2%……”今年“五一”假期,河北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持续拉动社会经济增长,成为消费新动能。
5月5日,2025河北(第十三届)汽车文化节落幕。本届车展,惠民政策叠加厂家让利,五天展期累计收获订单8336台,预计营业额17.5亿元以上。这是国家进一步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带来的直观利好。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以来,我省抢抓消费热潮与利好政策叠加这一契机,多轮驱动培育消费新动能,不断激发着经济发展新活力。
今年1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印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通过增加资金规模、扩大支持范围、优化实施机制,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2月,省商务厅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家装厨卫“焕新”等实施细则。
深入实施的扩大内需战略,抓投资促消费,内需拉动持续增强,政策措施效果不断显现。
从投资看,全省投资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比全国快2.9个百分点。其中,在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带动下,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1.4%,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3.3个百分点。
受益于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我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高速增长,同比增长26.3%,比全省投资高19.2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2.5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工业、农业、交通、医疗等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力带动了全省投资增长。
从消费看,全省消费品市场平稳向好。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好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下,汽车、家装、智能家电等相关商品销售向好。从限额以上单位看,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5.1%,智能手机增长85.2%,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51.8%,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
同时,今年4月份,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城镇居民增收减负、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消费品质提升、消费环境优化等5大行动24条举措。随着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经营主体活力充分激发,有效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拉动全省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记者刘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