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集群化发展为重点——
河北: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生态
生产车间里,工人对集成电路产品进行组装作业(资料图片)记者林峰摄
河工新闻网讯(记者张莉慧)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2025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将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集群化发展为重点,以半导体、新型显示、现代通信、能源电子、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为突破口,巩固延伸产业链条,引育壮大优势企业,拓展延伸应用场景,培育打造产业生态。
我省今年将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大重点任务进行推进。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我省今年将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梳理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科技需求,研究形成产业技术需求清单。在高精度定位、融合感知、通导遥融合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聚集创新要素资源,推进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
在延伸产业链条方面,我省将实施集成电路向“芯”突破工程。聚焦产业链优势和短板,引育发展成熟工艺制程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项目落地。实施新型显示创新“视”界工程。深化基础材料、面板及模组、显示终端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推进“材-屏-端”有效契合。实施现代通信星网筑基工程。促进区域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发展覆盖芯片、模组、终端、应用、服务等上下游各环节的卫星通信产业生态。
京津冀集成电路集群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我省将完善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链图谱,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产业链共建共享对接,打造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平台,携手解决产业链堵点卡点,联合开展产业链招商。联合京津整合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认,提升京津冀协作配套能力,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一体发展。
在推进项目建设方面,我省今年滚动实施百项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善项目库实施清单管理。开展试点示范。推动雄安新区、石家庄、沧州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促进北斗在工业制造、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智慧城市、防灾减灾等领域创新应用,以场景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组织开展智能光伏、智慧康养、智能体育、先进计算等试点示范和典型应用,争取更多项目和企业入围国家试点清单。
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组织招商。完善“两图两库两表”,梳理形成重点产业链全景图、产业布局图,目标企业库、重点项目库,重点园区表、重点企业表。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关键领域,组织省内重点园区、企业赴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发达地区开展小团组精准招商,积极引进补短板、强弱项的企业和项目。推动电子器件、模组、终端等“冀”品融入央企供应链体系。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有助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省将促进软件产品创新应用。“以用为先”推动工业软件发展。加快工业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以“两新”项目建设为契机,出台工业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推荐目录,推动我省工业软件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健全生态”推动开源软件发展。加快开源体系建设,成立河北省开源联盟,打造以工业开源软件为主的河北开源社区。“创新引领”推动首版次软件发展。遴选30个首版次软件产品,面向全省市场进行推介,提升我省软件企业产品影响力。
在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我省将“延长链条”。大力发展算力产业下游的大模型、云服务、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等算力服务产业,加快形成完整的算力产业体系;“延伸应用”,推动大模型产业发展。开展“大模型+制造”试点,探索行业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延展生态”,推动一批龙头企业生态在河北落地。
我省将实施软件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完善重点企业培育库。培育1至3个省级软件园区,提升软件产业承载能力,推动企业入园成群。
今年我省还将完善产业链图谱,围绕产业链短板弱项制定补链强链企业引育计划,定期开展与京津上下游企业对接。定期发布应用场景、配套需求和典型案例,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京津冀产业共育、市场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