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河北产改走深走实 | 承德东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鼓励自主创新 培养主体责任
鼓励自主创新 培养主体责任
承德东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个平台”助推产改向纵深发展
河工新闻网讯(记者宋宝军 通讯员李朝阳 杨淑红)作为国内硅砂行业单体规模及技术标准水平领先的绿色生态标杆型企业,承德东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认真落实产业工人培养主体责任,着力构建“三个平台”,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进入东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之前,李超只是一名普通工人。2011年来到公司后,他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工会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不断充实提高自己。2022年,李超加入公司技改小组,他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专长对擦洗砂分级进行潜心研究。2023年度,李超主创的《一种硅砂擦洗分级生产线》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公司授予他“科技发明能手”称号,并颁发奖金5000元。现在李超已经由一名普通工人晋升为公司售后服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位于滦平县的承德东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现有员工200人,是集研发、生产、销售铸造用硅砂、石油压裂砂和铸造废砂再生处理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实现产值2.3亿元,上缴税金2016万元。公司设计产能为年产各种硅砂产品100万吨,是国内硅砂行业单体规模及技术标准水平领先的绿色生态标杆型企业。公司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装备及汽车、机床、轨道交通、页岩气开发等领域。
面对近年来企业高速发展,公司迫切的感受到只有尽快提升工人技术水平,才能跟得上企业的发展步伐,解决公司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为此,公司积极推进产改落实工作,着力构建“三个平台”制度。
构建职业培训平台。积极落实产业工人培养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与中国石油大学,沈阳铸造研究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派遣骨干讲师走出去深造学习,把优秀教授请进来为工人授课。2024年,公司派遣技术骨干方坤、赵岩等16人赴北京、青岛等地,先后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等组织的新材料研发工程师培训,中国石油检验员培训等。聘请石油大学专家到公司进行高分子材料研发培训。实现职业技术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将企业内外培训平台深度融合、相互补充。
构建技能竞赛平台。围绕重点项目和新旧工艺转换等开展“展现技能风采、铸就精品硅砂”系列技能竞赛。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安全班组行”劳动竞赛活动并取得积极成效。推广先进工作方法,不断引导和激发职工主动参与基层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安全技能提升”培训、“消防应急知识”培训及演练、“叉车安全运行规范培训”“秋冬季节作业特点及安全生产相关措施培训”等多场培训。组织职工进行“职业病健康防护”在线课堂培训考试,取得了“职业病防治管理技能培训结业证书”。参加了滦平县总工会举办的焊工、钳工、车床职业技术擂台赛,企业职工组获得集体二等奖,工人陈立才获得个人二等奖,有效提升了产业工人队伍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
构建岗位创新平台。企业高度重视技术引路和创新驱动。建立“一室(创新工作室)一站(技能提升工作站)一网(职工网校)”创新工作体系,形成“选题、立项、攻关、评审、转化”的创新机制。制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进一步鼓励职工自主创新。设立创新工作室专项资金,加大先进创新工作室、优秀创新成果奖励力度。工会积极收集整理对企业有用的建议提议并积极采纳落实,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给予奖励。积极组织职工申报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对申请通过的专利及实用新型公司给予5000元现金奖励,工资待遇都相应提高。对取得的科技成果聘请专家进行科学评价,对获得河北省科技成果奖的予以奖励。目前,企业已经建立“省级研究中心”“承德市硅砂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参与起草了《铸造用硅砂通用技术规范》,公司自主研发的“激冷型覆膜砂,易溃散覆膜砂”等几十个产品在国内均处领先水平。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发明专利4项。企业先后被评选“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北省制造业领跑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铸造行业铸造砂分行业排头兵企业” “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近百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多家国企、央企认定为“优秀合作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