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北工会这样干——河北省总工会十四届三次全委会工作报告解读
2月26日,省总工会十四届三次全委会在石家庄召开。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为民作题为《坚持干字当头 强化使命担当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工会力量》的工作报告。2024年,全省工会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2025年又有什么新部署新举措?
数说2024
2024年,在省委和全总坚强领导下,省总工会把2024年确定为“技能和劳动竞赛年”,深化“工会+职能部门”模式,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团体第二
经层层选拔,我省18名优秀选手组队参加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夺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创近年来最好成绩。
组队参加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大赛,4个比赛项目的前10名中有河北选手20人,12名京津冀大工匠获得者中有河北选手6人。
围绕我省核心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举办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设置11个工种,23支代表队730名选手参加省级决赛。
8.35亿次
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创新大赛融媒体节目《“冀”高一筹》全年录播节目42期,全网流量突破8.35亿次,在全国职业竞赛类节目融合传播指数列第二位。
229家
在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获得者中的企业家所在企业开展“勇当先进、多做贡献”主题劳动竞赛,229家企业参赛。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主题劳动竞赛,3家政策性银行和6家大型商业银行驻冀机构参赛。
619.1万人次
线上线下开展“工宣讲”活动32场,制作专题视频讲座56期,619.1万人次参与“冀工学堂”学习;各市总工会开展宣传宣讲活动82场。
开展“毕业后我要成为你——河北省劳模工匠进职业院校薪火活动”15场,其中4场被全国总工会确定为全国示范性活动;各市总工会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46场。
依托省职工文化艺术团,以我省工匠人才事迹为素材,专题创作文艺作品,利用工会文化阵地巡回演出25场。
1.5万余人次
举办“河北省高职院校2024年应届毕业生和企业洽谈会”,组织202家企业参会,帮助807名高职院校学生实现就业。省、市、县三级工会共开展技能培训1.5万余人次。
1.17亿元
开展在档困难职工生活救助等帮扶项目41个。坚持常态化送温暖,全省各级工会共发放送温暖款物4300余万元,走访企业1566家,慰问职工31万余人。“职工互助一日捐”全年发放救助金1.17亿元。
6600家
加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累计建成工会驿站6600家,新建全国职工书屋33家、省级职工书屋100家。
为全省1万名女职工进行免费“两癌”筛查,开展医疗专家进企业送健康活动12场。省本级安排劳模职工疗休养3万人次。
各级工会举办“会聚良缘”青年单身职工婚恋交友活动近600场,参与职工7.5万人。
262个
在全省工会发布重点工作创新案例262个,70个工会驿站获评全国工会驿站服务能力提升试点,4家单位获全国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5家单位被全国总工会、国家卫健委确定为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
19.3万人
开展“摸底数、建台账、促建会”全省基层单位建会集中行动,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9.3万人,新建企业工会2681家。举办各类工会业务培训班18期。
展望2025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报告明确今年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决策部署和全总要求,坚持干字当头、强化使命担当,在2024年开展“技能和劳动竞赛年”工作基础上,将2025年确定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年”和“省总直属单位建设年”,努力以重点工作提升带动整体工作提升,以省总工作提质,带动全省工会系统提质,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新贡献。
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深入推进“两项改革”。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会同省人社厅等部门推动产改工作举措落地见效;每个市遴选10-20家重点企业,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权益维护、组织推进等6方面深化产改工作,推出产改先进标杆企业。在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方面,开展“摸底数、建台账、促建制”全省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专项行动,2025年底实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率动态保持在95%以上;推动107个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及专精特新企业普遍建立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
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河北品牌。充实优化河北省职工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队等三支宣讲队,全年下基层宣讲不少于30场;制作推出30期以上优质宣讲课程,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劳模工匠精神走进一线职工,走进工厂车间;围绕迎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党领导下的工运史专题学习宣传等系列活动。
做深做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年”工作
扩大技能大赛覆盖面、提升影响力。聚焦我省八大重点产业、对照第二届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项目,遴选20个左右工种,开展省级技能大赛。指导各县(市、区)围绕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开展技能大赛。做好《河北省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促进条例》立法工作,为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法治保障。继续办好《“冀”高一筹》,围绕公共服务和民生关注领域,精心选择竞赛工种,全年录制节目40期左右。联合北京、天津市总工会围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治污减排等,开展“美丽京津冀”劳动竞赛。联合省应急管理厅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燃气、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康杯”竞赛。
弘扬“三个精神”。省市两级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100场以上,影响带动更多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毕业生走进工厂车间。挖掘我省劳模工匠代表人物事迹,打造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和精品短视频,组织省职工文化艺术团在基层巡回演出。加大对劳模工匠日常宣传力度,“五一”期间推出一批劳模工匠典型人物。组建省级劳模工匠助企服务队,深入相关企业帮助解决技术难题,选树助企服务先进典型。
提高工匠人才待遇。联合有关部门制定《河北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自2025年开始,每年遴选确定40名“河北大工匠”培育对象。加强劳模服务工作,落实劳模疗休养、体检、困难帮扶等政策待遇。组织动员省属国有企业、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的一线职工立足岗位开展“五小”活动;组织我省18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978个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创新和交流展示活动。探索从一线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中单独参加省科技进步奖中“高技能人才技术创新组”的评选。
提升维权服务工作质效
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加强《工会法》培训宣传,推动涉工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发挥工会系统法律服务团作用,帮助职工做好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解等工作。完善与省人社厅、省法院协作机制,以法治方式推动欠薪欠保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相关问题解决。
扩大帮扶救助影响力。精准掌握困难职工情况,完善困难职工常态化、动态化帮扶机制,持续巩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常态化开展送温暖活动,为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重点群体送去关心关爱。擦亮“职工互助一日捐”活动品牌,动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职工群体参加,加快市级统筹进程。
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持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合作,开展订单定向培训。用好全总就业帮扶云平台,组织各地工会开展线上招聘活动,探索开展京津冀跨区域就业协作。建好用好工会服务阵地,推动工会驿站智能化建设;探索建立工人文化宫联盟,推动实现省内工会会员异地享受文化宫服务;拓展“爱心妈妈小屋”功能。引导各级工会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环卫工等开展精准化服务。
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定期召开地方联动机制会议和研判会议。提升12351热线工作质量,落实接诉即办、信息监测预警等机制。持续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在职工集中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等培育劳动关系标准化服务站点。
持续推进工会改革建设
深化建会入会和规范化建设。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社会组织建会、非公企业建会专项行动。推动“小三级”工会规范化建设,打造更多“六型职工之家”。合理增加工会社会工作岗位。
加快数智工会建设。用好全总数智化系统。推动省总数智化建设项目落地落实。重点打造“冀工之家”职工服务平台,提高工会服务职工的效率和能力。谋划建设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全省工会数智化系统。
规范财务管理、经费审查审计。推进工会经费收缴改革,建立健全与税务、统计部门的协同联络机制,加强对工会自收单位财务监督检查。开展24个审计项目,构建合规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加强产业工会工作。每个产业工会推出1-2项亮点工作,加强产业工会与机关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会工作一盘棋。
开展“省总直属单位建设年”工作
推动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转型升级。学科设置要紧扣我省主导产业,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学科设置优化重塑。加强产教融合,选择我省主导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签订校企共建协议,为企业输送更多技能人才。加强同石家庄市总合作,谋划建设省市工会职工实训基地,努力建成培养工匠人才的优质平台。
推动直属企业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动河北汇源大酒店、汇宾大酒店完善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员工成长激励等制度,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经营管理,提升治理效能。坚持市场导向,拓展营销模式,用好网络平台,打造新的营收增长点。
推动直属事业单位增强公益性、服务性、规范性。推动河北工人报社融媒体转型,提升采编人员全媒体能力,打造工会宣传工作品牌。推动温塘工人疗养院、北戴河工人疗养院围绕劳模职工疗休养主责主业,完善医疗保健、文体活动等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省职工服务中心明晰职能定位,配合省总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好职工文化体育、帮扶救助等活动。推动机关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招标、采购等制度,为机关办公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哈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