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河北画卷① | 雄安质量托起未来之城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彭文君 冯硕
“我肚子里有好多零食饮料,快来点击屏幕购买吧。”
行走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如果听到这样打招呼的声音,别惊讶,这不是沿街叫卖的小贩,而是园区里配置的百度“新石器无人车”。无人车在园区内循环流动,一扫屏幕上的二维码,冰爽的饮品就会自动呈上。
“这些车辆基于自身一套全方位感知系统、高算力处理器与自动驾驶算法,可以实现安全可靠的无人驾驶。”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孙鹏辉说。
小小的一辆无人车,看起来并不起眼,却融合了创新、数字、智能等高品质元素,正是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缩影。
作为雄安新区开篇之作,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承担着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会议培训及企业办公等主要功能,是雄安新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
项目建设伊始,就瞄准打造“雄安质量”标杆的目标。邀请多位院士和行业顶级专家参与把关,建立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集成海绵城市、被动式建筑、综合管廊、装配式建造等30多项先进建造技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成为雄安新区诞生的首个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不只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每一个重点项目,都承担着创造“雄安质量”的重任。
2020年12月27日,中铁十二局承建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开通运营。作为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雄安站站房总建筑面积45.29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高铁站。
步入雄安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192根呈“开花状”的清水混凝土立柱,观感自然清新,结构挺拔俊美。
“这是国内首个大规模采用清水混凝土技术的高铁站,是对我们施工能力的严峻考验。”时任中铁十二局集团雄安站项目总技术负责人张昆带领团队专门设立了工作室,将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调制工作提前5个月开展,在场外先后做试验80余次,在不断摸索中调整各项参数,最终做出的混凝土立柱气泡、颜色、表面观感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才有了雄安站如今的风采。
地上之城拔节生长,地下之城加快成型。
走入埋藏于地下数十米深的容东片区综合管廊,仿佛置身于一座“地下迷宫”,宽大的地下空间交错纵横又相互联通。这里集纳了水、电、气、暖、网等各类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管线,便于检测与维修,也让城市更加美观。
“未来的雄安新区,看不见蜘蛛网式线缆,告别‘马路拉链’现象,这都归功于综合管廊建设。”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程建通介绍,综合管廊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从开挖第一个基坑开始,就将“雄安质量”建设要求,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坚守“雄安质量”,加速了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如今的雄安新区,京雄城际铁路直通北京,城市外围道路、片区连接道路框架、生态廊道、水系等城市“四大体系”基本成型,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容东片区基本建成,容西、雄东、昝岗等片区进入稳定开发期,启动区、起步区重点项目有序建设,城市雏形加快显现。
“举世出众,生息之城。如一棵大树,雄安在白洋淀畔茁壮生长……”
如今,这棵“白洋淀边的大树”,正在拔节生长,愈发挺拔。
延伸阅读
“雄安质量”体现在每个角落
“雄安质量”体现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上,也体现在城市治理理念上。
容东片区是首个集中建成区,这里建起社区三级治理体系,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平台,让群众更有幸福感。
“雄安质量”还有更多“黑科技”加持。道路两侧的灯杆上分布雷达和智能摄像头,通过5G互联网连接,打造不堵车的城市。
建筑、公园、绿地、水系……像智能灯杆一样的黑科技已经植入雄安的每一个角落,这些也助力雄安新区成为中国首个全域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