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在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
阅读提示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过去一年,我省创新驱动发展呈现新气象。
新的一年,创新之路如何走?
代表、委员们表示,要让企业在创新中当主角、挑大梁,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在重点领域寻求突破,打造发展新引擎,抢占未来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努力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
2023年8月4日,河钢集团张宣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氢冶金项目现场。(本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摄
让企业创新动力更足、意愿更强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如何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对这个问题,省人大代表、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艳深有体会。她认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关键在于降低创新成本,让企业把钱用在创新的“刀刃”上。
据介绍,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70余万元,同比增加60.6%。在减免政策激励下,企业去年研发资金投入较同期增长近40%。
“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经常面临资金压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负担。而且,企业研发投入越大,享受政策的力度就越大,得到的税收优惠就越多。这样一来,企业可以节省下更多资金投入到新的研发活动中,企业也有动力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李春艳代表说。
为多方面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我省还在拓宽企业资金来源、奖励企业创新成果等方面下功夫,让企业在创新之路上轻装前行。
“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期待河北实施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以及推出财政方面的支持政策,让企业在创新投入上动力更足、意愿更强。”省人大代表,邯郸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聚军表示。
企业创新有没有积极性,既取决于创新成本,也取决于创新成果能不能得到保护和有效转化。对此,省政协委员、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何江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知识产权把企业的创新成果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相当于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何江海委员表示,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知识产权能否有效转化,关系着企业创新的现实回报。对此,不少代表委员表示,要畅通知识产权转化渠道,让企业的创新成果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和交易,为企业带来收益,激发企业更强的创新动力。
运用好知识产权,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还可以反哺创新。
去年,我省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创新行动,以知识产权为资产,向金融机构质押融资。全年全省共质押融资1015项,质押登记金额1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96%和108.81%。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以为企业创新起到循环‘造血’的作用,企业创新的氛围将更加浓厚。”何江海委员表示,今年省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创新行动,开展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知惠行”“银企对接”等在内的多项活动,扩大融资规模,力争质押融资金额增长10%以上。
助力企业突破“卡脖子”难题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生产效率低、质量上不去、精度达不到等系列“卡脖子”问题。如何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点之一。
“去年,省科技厅在266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基础上,又选派了52个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团提供精准科技服务,与企业展开联合攻关,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张洁对科技特派团队伍的壮大感到振奋。
截至去年底,科技特派团在协助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共入企服务2042次,完成成果转化246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335项。
张洁委员表示,科技特派团不但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还协助企业提升研发部门的技术水平,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与此同时,科技特派团还为企业培育了人才,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继续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开展全方位精准靶向服务,引导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牵头集聚产业高端人才,进一步提升科技特派团服务管理水平,助力企业创新。
除了科技特派团,“揭榜挂帅”也是我省助力企业创新的一项机制探索,不少代表委员对该机制的实施效果很关注。
“保定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自2021年9月以来,已累计发布7批次199个榜单,成功揭榜75个榜单。2023年成功揭榜的32个榜单中,省外揭榜方超过50%,吸引了来自京津的15个顶尖创新团队。‘揭榜挂帅’的社会影响力在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端创新资源在保定集聚。”省人大代表、保定市市长闫继红表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揭榜挂帅’机制,聚焦培育壮大保定市‘7+18+N’现代化产业体系,深挖广大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凝练高质量榜单面向全社会征集揭榜方,为企业科技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服务好产业高质量发展。”闫继红代表说。
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突破技术瓶颈的过程中,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必不可少。
“创新平台已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各类创新平台在人才培养和集聚、产业链创新链构建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省政协委员、河北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研究员师伟力有长期一线调研的经历,深知创新平台对企业创新的意义。
未来,创新平台该如何建?如何为企业创新服务?
对此,师伟力委员建议,创新平台建设应目光高远,既要围绕国家重大产业发展部署,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又要结合我省产业优势,围绕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服务产业发展,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创新发展之路,如何找到发力点?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抢占未来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省人大代表,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助理总裁靳军辉表示。
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越发明显。“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被称为我国外贸‘新三样’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靳军辉代表说。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如何着力?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要整合研发机构、领军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优势资源,打造新兴产业生态体系;加快推进以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商业化方案集成,全面推进数智化与新兴产业结合;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以及国际研发合作,引领全球产业链发展。”靳军辉代表建议。
对企业来说,如何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省人大代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技术中心产品研发工程师石晓伟给出的答案是“产品创新”。
“钢铁是许多高端制造业的基础材料,发展材料级产品,可以拓展钢铁产品的应用领域。而且,在需求导向下,发展材料级产品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这有助于增强钢铁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钢铁行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石晓伟代表说。
去年,唐钢公司聚焦新型材料研发与应用,全年开发新产品104个,管线钢完成了全系列开发与市场推广,800兆帕级高强汽车大梁钢满足行业头部客户要求,多品类汽车双相钢满足外资主机厂需求。
石晓伟代表表示,钢铁企业应该以加强新型材料研发为抓手,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抢占未来赛道。同时打破固有思维,通过为用户提供全面钢铁材料解决方案,最终推动钢铁业由钢铁向材料、由制造向服务转变。
代表委员们认为,以钢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必由之路,不断迭代升级,传统产业依然能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