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董仚生作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董仚生作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立法、监督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董仚生向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作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在过去的一年,我省发挥立法保障作用,准确把握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的功能定位;增强监督工作实效,推动解决制约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京津冀三地人大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
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以提升立法质量为关键,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21部、通过19部,审查批准设区的市法规42部、自治县单行条例5部,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53件,在提供高质量法治供给上展示了新作为。
其中,京津冀三地人大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出台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定,实现三地人大同一文本、同步审议、同步表决、同步实施,形成公共服务领域首部全面协同立法成果。及时跟进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管理体制改革进程,推进京冀两地共建共管共享,扎实做好京冀协同立法调研。
重点领域立法取得丰硕成果
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在重点领域的立法主要围绕经济领域、民生领域、社会领域开展。
在经济领域,修订安全生产条例,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和重要节点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在民生领域,制定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明确各方责任和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管控措施,保障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安全。在社会领域,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此外,还修订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动物防疫条例等,制定测绘地理信息条例、平安建设条例等,审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等。
以实效监督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7项,组织执法检查8项,配合全国人大开展检查调研12次,推动解决制约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其中,围绕《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贯彻实施,全省人大系统组织集中宣讲10余次,同步开展专项监督行动,推动洪灾隐患较大的15000多个村庄开展应急演练,有效应对了10多次强降雨过程。
此外,坚持将京津冀三地人大协同监督作为重要监督方式,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首次组织了协同监督。扎实开展重点领域监督,首次听取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等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
三领域联动监督打好监督工作“组合拳”
聚焦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绿色建筑发展、残疾人保障三个领域开展四级人大联动监督,持续打好监督工作“组合拳”。
一年来,通过联动监督,推动防洪工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483个国债项目全部开工,261个增发国债水毁修复重建水利项目全部完工;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全省累计竣工绿色建筑4.9亿平方米;推动助残服务纳入全省民生工程,率先实现20万人口以上的县全部建有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
高质高效办理代表议案建议
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发挥代表主体作用,邀请代表参与法规立项、起草、论证等工作248人次,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活动495人次。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我省代表团提出议案28件、建议456件,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支持我省南水北调中东线后续工程规划建设、新型能源强省建设等15件建议纳入重点督办。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以来,省人大代表提出议案28件、建议787件。省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一委两院”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高度重视,深化全过程督办专项行动,开展“开门办案”活动25次,代表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
记者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