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题 | 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如何优化营商环境
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如何优化营商环境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我省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为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优良的营商环境,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阳光和雨露。两会期间,我省代表委员就如何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
深化改革,让政务服务更贴近企业
李文方
日前,石家庄鹿泉区在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中,根据项目建设需求,为工业厂房、仓库类项目“量身定制”了单位工程验收和分阶段验收新模式,从而实现了项目边建设,边投产,大幅缩短项目投产见效时间。
“高效便捷地完成项目审批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省人大代表、康保县教育局局长李文方说,我省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营商环境,全省各地也都在出台有力有效举措,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以最大诚意欢迎更多的企业到我省投资兴业。
营商环境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而行政审批效率是投资者对一个地区的第一印象。
李文方说,无论是为了发展,还是应对竞争压力,营商环境都是城市竞争力的必考题,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是最持久、最强劲的制胜之道。
李文方建议,持续强化企业需求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在推进投资审批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以便利企业的角度,创新服务流程,及时调整服务内容与方式,不断完善服务政策、提高服务效率。同时,探索智能服务,完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提高企业办事效率,用行政审批的“减法”赢得企业发展的“乘法”,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抓发展。
聚焦品牌,构筑营商环境最强场景生态
杨征
“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感受最深,有了好的营商环境,企业才能留得住,才能发展好,才能安心创业兴业。”省政协委员、河北省国际华商联合会副会长、中科汇融(河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征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省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促进市场公平竞争,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实施,‘入企扫码’执法模式全国推广……”杨征感慨道:“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核心竞争力。”杨征表示,民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营商环境的“优化”,在本质上就是“法治化”,我省推进的一系列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杨征建议,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重商、崇商、安商的氛围,打造我省专属的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同时,聚焦企业发展各个阶段面临的核心问题,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采用“问题导向式”设计课程,选取国内知名高校,为企业提供优质课程,全面增强企业家发现机会、整合资源、创造价值、回馈社会的能力,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王珺
说到打造我省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省人大代表、省侨联副主席、悦途集团总裁王珺表示,我省产业门类齐全,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已经在各个领域培育了许多优秀的龙头企业,他们市场实力强、品牌影响力好,行业影响力大,这本身就是我省营商环境好的呈现。
王珺建议,我省与这些龙头企业联合,在他们各自的行业领域纵向宣传我省好的营商环境,并在各行业形成好的认知。与此同时,也要在横向上做文章。如发挥国内互联网媒体作用,建立我省营商环境品牌矩阵。同时在国外的社交媒体建立我省营商环境的品牌宣传阵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我省热情温暖的政务环境、包容审慎的法治环境、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
数字赋能,打通服务体系融合发展
张庆彬
“我省拥有良好的智算能力,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一。在城市算力分指数排名上,廊坊、张家口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省政协委员、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张庆彬说,这为我省的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数字底座,也为我省数字营商环境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技术在各个产业、各个领域的渗透和融合,深刻地重塑和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因此数字化是实现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重要方式,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由之路。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张庆彬说,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现代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有助于形成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规范监管功能。
张庆彬建议,有序释放数字要素价值,围绕数据开放标准、使用权限、规则体系和管理体制,构建起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实现政府、企业、公众之间数据的有效融合。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深化,智慧化、多元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会更便捷,不仅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服务,更能在制度创新和理念转变中为优化营商环境创造更大的空间。
文/记者王超 图/记者郑荣玺 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