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代表委员丨齐秀敏代表:以“律师”身份为弱势群体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齐秀敏
“我是一名律师、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也是一名女性、一个母亲。”提起自己的身份,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齐心律师事务所主任齐秀敏这样说道。作为一名律师,从业以来,她一直致力于办理维权援助案件,调解家事矛盾,为妇女、儿童、困难职工等弱势群体维权。
在过去的一年,齐秀敏代表在工作中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妇女权益保障形势面临新挑战,一些法律条款滞后于社会发展,现行法律亟待修改完善。
“我在工作和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就业性别歧视、性骚扰、家庭暴力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例如职场PUA、网络暴力、隐私泄露等,严重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现行法律在这些新兴领域的保护力度尚显不足。”齐秀敏代表表示,此外,她还发现,现行《妇女权益保障法》部分条款原则性较强,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存在对妇女权益保障的监管不到位、救济措施不够有力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条款来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在我代理过的案子中,就有一部分对就业性别歧视的界定和处罚措施不够明确,对性骚扰的预防和处置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齐秀敏代表说,除此之外,她还认为应该对人身安全保护令执行主体和具体职责、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应完善家暴定义和范畴,明确精神暴力界定,降低认定家暴的证据门槛等。
“社会提倡维护妇女权益,但是,这不应该仅仅落实在口头上,还应该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落实。”对此,齐秀敏代表认为,应该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修改。比如,在加强妇女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应细化就业性别歧视的认定标准,加大对就业性别歧视行为的处罚力度。在完善妇女婚姻家庭权益保障方面,应加大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受害者提供庇护场所和法律援助等。“还应增加婚内强奸的定义和处罚条款,明确家庭暴力行为的法律责任。建立专门的妇女权益保障机构,提供便捷、高效的投诉和司法救济渠道。加大对侵害妇女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提高赔偿标准等。”
在齐秀敏代表看来,律师身份有利于她更好履职。“我要根据我的专业,精准地发现法律里不完善的地方,根据实际需求提出修改建议。”她说。
记者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