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代表委员丨石津金代表:优化资金监管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石津金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下,保交楼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作为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直接关系到购房者权益、企业资金链安全以及行业风险防控。
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石津金在调研中发现,在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上,国家虽然有明确要求,但在当前实践中存在资金监管标准不统一、资金使用僵化、信用联动不足等问题。
石津金作为一名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人大代表,对如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非常关注。在她看来,当前亟需通过制度优化和政策创新,进一步完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及使用,构建科学、高效、透明的监管体系,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石津金代表说:“以资金监管标准不统一为例,较大的差异会为部分企业提供跨区域套利空间,增加监管的复杂性。”
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开发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石津金代表认为,应该通过统一标准、技术赋能、信用激励和刚性约束的协同作用,构建“保交付、稳企业、防风险”三位一体的监管新格局。
石津金代表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重点监管资金基准价浮动机制,按建筑类型、装修标准设定基准区间,允许省级部门在范围内动态调整。同步建立跨区域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对异地开发企业实施穿透式监管。
在优化重点监管资金管理机制上,科学调整资金拨付节点和比例,提升监管资金使用效率。通过优化机制,有效释放企业对监管资金使用的灵活性,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同时,构建全国性的预售资金监管信息平台,整合住建、金融、税务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对资金异常流动、工程进度滞后等情况,平台预警系统可自动触发核查程序,为“保交楼”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在健全信用评价与保函置换联动机制方面,强化信用评价与监管的联动,调整保函置换监管资金比例并完善配套规则。对信誉良好的企业提高保函置换比例,并制定全国统一的房企信用评价标准,涵盖历史交付率、财务健康度等核心指标,每年动态更新评级。
记者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