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代表委员丨张雪松代表:“工”字出头就是“干”
全国人大代表张雪松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中车唐山公司首席技能操作专家张雪松在自我介绍时,又多了一个新身份——首席技师。2024年10月,他获评中国中车首批首席技师。从普通技工到全国劳模,从传统制造到数字智造,张雪松将工匠精神注入数字基因,在新时代产业变革的坐标系中,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突破,镌刻下高铁工人的使命担当。“作为中国高铁智能制造团队中的一员,参加全国两会于我而言既是无上荣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张雪松说。
张雪松至今还记得:2005年11月4日,铁道部和中技公司通知唐山公司与西门子中标60列时速300公里的电动车组,那一刻,好消息传遍冀东大地,他们是多么激动,多么豪迈!二十年砥砺奋进、二十年创新突破,在“工”字出头变“干”字的信念召唤下,新时代产业工人勇立技术革命潮头,以“0.01毫米精度”的工匠精神,在智能检测、智能工装等109项技术革新中,突破“卡脖子”难题,让中国高铁这张国家名片闪耀世界舞台。
“站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历史方位,我更加坚定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的决心。通过构建‘数字工匠’培养体系,推动工业机器人、AI技术与传统制造深度融合,我们已实现焊缝打磨效率提升200%的跨越。”张雪松欣慰地说,“这启示我们,要让更多‘智能产线上的大国工匠’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在‘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的变革中,书写中国智造的时代答卷。”
谈及未来,张雪松表示,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在三大领域带领团队持续作战:一是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推动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二是完善职工创新激励机制,释放基层技术工人“微创新”的磅礴力量;三是加速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助力高铁制造模式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攀升。“唯有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方能在新时代的坐标中留下中国产业工人的奋斗足迹!”他的话掷地有声。
记者赵伟龙 通讯员孙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