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丨谭双剑:努力当一名令人信服的劳动模范
谭双剑在安装施工现场
人物名片
谭双剑,1979年9月生,河北民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水电安装队队长。他参加工作以来,从建筑小工做起,凭借顽强的自学精神,考取了工长证、项目经理证、工程师证。2002年,带领团队先后参与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杭州亚运会主会场、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项目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曾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202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谭双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从一个出身贫寒、没啥文化的农民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当得知4月28日要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时,他激动得好几天没睡好觉。那种突然降临的荣耀和喜悦,还是上次竞标成功国家体育场(鸟巢)部分工程时有过。
1995年,年仅16岁的谭双剑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怀揣着母亲塞给他的80元钱,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从此开始了历经艰难却无怨无悔的农民工生涯。
谭双剑因为没有技能,他在北京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香山一个建筑工地搬砖。工作之余,谭双剑主动接近工地的电工师傅,虚心请教电工的基本技能。每天晚上,累了一天的工友们早已进入了梦乡,只有他还在挑灯苦读。电工师傅看他勤奋用功,干活又特别认真,不怕吃苦,对他很有好感,也就愿意多教他。几个月后,工程结束了,谭双剑也初步掌握了电工的基础技能。
工程完工后,对他颇有好感的电工师傅,把他带到另一家建筑工地干电工。可是谭双剑到了那儿才发现,自己的那点电工技术根本无法应付那么复杂的工程,一张张图纸在他眼中仿佛天书一样,即使是给师傅打下手,他也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他说:“最难受的是,心中的那种焦虑还不能让人看出来,因为一旦你承认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那么这个岗位马上就会被人替代,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几个月下来,我终于可以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复杂线路了。”
后来,谭双剑牵头组建了水电安装施工队,几年下来,他靠着勤奋和诚信,施工队已经在业内声名鹊起,南到澳门、北到辽宁,主动找他的工程项目应接不暇。
2002年,谭双剑和施工队正式加入北京建工三建公司(其前身是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这里曾涌现出以李瑞环、张百发等为代表的青年突击队。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心中有了一个梦想,用自己的努力当一名令人信服的劳动模范。
2004年底,举世瞩目的北京2008年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开始招标,竞标者达到数十万人,其中就包括谭双剑。在一轮轮紧张激烈的竞标中,他凭着自身实力中标了国家体育场(鸟巢)1/3的防雷接地等工程。在历时三年的施工过程中,他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每天盯在施工现场,并提出多项施工技术改良方案,不但降低了材料消耗,还确保了工期进度。2008年3月3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全面亮灯的那一刻,谭双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泪水夺眶而出。
为了心中的劳模梦,在疫情期间,谭双剑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和他的团队积极参加武汉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北京小汤山应急院区、北京地坛医院应急院区、深圳市第三医院应急院区等工程建设。在一次夜间施工过程中,他不慎摔伤了肋骨,他忍着疼痛,坚持带伤作业,最终带领团队保质保量完成了当地政府交给的任务,为疫情防治工作作出了贡献。
生他养他的馆陶县宋尔庄村,修路遇到资金缺口,谭双剑第一个带头捐款;疫情放开前夕,他为家乡全村200多户村民送去了蔬菜、面粉等生活用品。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他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捐物。2011年1月,谭双剑被中国宋庆龄慈善基金会授予“环球慈善人物”,2012年6月9日,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第六届国际公益慈善论坛”暨中国公益慈善奖表彰大会。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潮中,2022年,谭双剑和他的团队加入河北民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电影《梦想就在身边》,就是以谭双剑的工作经历为故事原型,讲述了他在北京2008年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设中,作为一位农民工亲身参与了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他还应导演之邀出演了男一号,是中国第一部全景式呈现中国农民工生存现状和奋斗史的励志影片。此片被国家有关部门开展“全国一百个城市‘请农民工看电影’公益大行动”中,在全国放映。
孙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