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共同关注|巍巍太行山 振兴正当时
【编者按】
乡村振兴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和牵挂的大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巍巍太行山,纵跨京、冀、晋、豫四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刻画在许多大山深处的村庄。全国两会期间,河北日报携手北京日报、山西日报、河南日报开展联动报道,聚焦四个太行村落,邀请四地代表委员,同看山乡变迁,共话振兴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首席专家、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孙建设:
让农业创新驿站成为乡村振兴“加油站”
位于河北省顺平县大悲乡北大悲村的“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 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
【太行新名片】
河北省顺平县大悲乡北大悲村地处太行山浅山丘陵地带,过去,因荒山多、耕地少、灌溉条件差,粮食作物种植收益低,村民基本靠天吃饭。2014年,河北农业大学、顺平县政府、顺农果品现代农业园区在此共建“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由孙建设教授团队提供技术,园区负责主体建设与运营,河北农业大学和当地政府给予一定支持,成为深化科教兴农“太行山道路”的新探索。
近日,走进位于河北省顺平县大悲乡北大悲村的“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顺农果品现代农业园区,漫山的苹果树行距、株距整齐划一,树间还分布着和计算机控制室“遥相呼应”的天线、传感器,现代感、科技感十足。
“这座果园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并且可复制。”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首席专家、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孙建设说,“在这片园子里,从病虫防控到土壤管理,从整形修剪到果实采收,都可以通过机械装备部分或全部实现,有效解决了传统果园管理费时费力、果品品质缺乏竞争力等问题。”
但在园区建设之初,也曾走过弯路。“那是2012年,我从村里流转了1000多亩山地准备搞林果种植,因为没技术、缺经验,砸了很多钱也没听见个响儿。”园区负责人焦金同说。
转变发生在“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创建后。以新型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种植苹果,虫情测报仪、小型气象站、静电弥雾机、肥水一体化设备等“高精尖”装备一应俱全……几年间,凭借在果树种植方面的科学管理,昔日贫瘠的荒山土坡已经变身“花果山”,成为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密码”。
“目前,太行山仍有部分地方资源禀赋不足、产业基础薄弱。如何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发展质量,是这些地方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孙建设代表说。
依托“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发展壮大起来的顺农果品现代农业园区,则为破题提供了示范。
“要想助力果品产业做大做强,科研成果先得接地气,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模式,才能产出高效益。”孙建设代表说。通过打造“政府引导、专家参与、企业发展、群众受益”新模式,目前,“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已经完成了向“保定太行山创新驿站”,再到“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的升级迭代,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现代职业农民培养的大学校、农业品牌培育的催化剂,平台效益日益显现。
如今,农业创新驿站已涉及蔬菜、果品、杂粮、中药材、养殖、苗木、盆景等十大类35个特色农业产业,初步搭建起一个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网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孙建设代表说,“要让农业创新驿站成为乡村振兴‘加油站’。目前,我们已完成对保定市阜平县乡村产业的全域扫描,并精选34家涉农小微企业进行对接,接下来还将派出专家团队进驻,全力助推乡村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北日报记者张怀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
以红色文旅跨域联动激发老区新活力
大山之中的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长峪城村。宋建国摄
【太行新名片】
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长峪城村,地处太行山北端。村内的城堡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长城沿线的重要节点。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南口战役的重要战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文化遗产。2013年,长峪城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该村依托古长城、古村落、红色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打造“长峪关城、戍边古村”特色品牌,探索以红色旅游振兴乡村的发展路径,让革命老区焕发了新活力。
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始终关注着太行山小山村——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长峪城村的发展与变化。
2015年,连玉明委员在开展北京长城文化带研究过程中初识长峪城村。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他带着《关于牵手冬奥会,打响长城牌,加快规划建设长城脚下的美丽乡村的提案》参加了2020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谈起提案初衷,连玉明委员表示,就是想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把长城脚下像长峪城村这样的传统村落找出来、保下来、串起来,修复好、利用好、宣传好,“让长城脚下的美丽乡村‘火’起来。”
随着对长峪城村的持续关注,连玉明委员对太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在他看来,助力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在传承红色文化、充分释放红色资源的强大影响力、吸引力上做文章,“今年我又带来了《关于建立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融合跨区域联动发展的提案》,希望能为激发老区新活力贡献力量。”
在连玉明委员看来,革命老区大部分位于多省交界处,比如长峪城村,就位于北京与河北的交界地带。突出红色主题、深化区域融合,将是革命老区破解区域协调发展掣肘的重要驱动力。他建议,一方面,可通过跨区域联动系统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核、价值观念,凝聚起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协同合力;另一方面,针对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短板,充分利用区域间优势互补,让文化成为引领和支撑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连玉明委员表示,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快推动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提升红色旅游设施及服务品质。他建议,通过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创新乡村文旅发展新业态,形成“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城市旅游”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文化与旅游、农业、娱乐、教育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革命老区后发赶超、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北京日报记者陈强)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党支部书记程玉珍:
能人带头让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蔬菜大棚。山西日报供图
【太行新名片】
坐落在太行山上的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近年来,该村探索出“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农户”模式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成立6家牛羊养殖场,建起酒厂,打造了民俗一条街,形成了农业调产绿色先行、农副产品加工跟进、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格局。如今,村里破旧屋舍被一栋栋整齐的楼房取代,农田里一座座现代化蔬菜大棚连排成片,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对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村民来说,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可谓一年一个样。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伙儿劲往一处使,挖山修路、填沟建房、开荒造地,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建成了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和谐稳定的新农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6万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党支部书记程玉珍一直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程玉珍委员介绍,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刘寨村逐步探索出了“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党支部建在村级产业上,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把党员作用发挥在先锋示范岗位上,“让能人带头,村集体兴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再带动农户发展致富项目,密切利益联结,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目前,按此模式,刘寨村已先后投资320万元,建起108座大棚发展蔬菜种植。
除了对内挖潜力,刘寨村还积极从外争取项目、引进资金。光伏发电站、养羊场、养牛场、养猪场、小杂粮加工厂、酒厂、民俗一条街……目前,村民们期盼的“户户有产业项目、人人有挣钱门路、家家有收益分红”已成为现实。
“脱贫攻坚战期间,党和政府为我们出了很多好政策、想了很多好办法,老百姓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注意到,国家级脱贫摘帽县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程玉珍委员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对此,程玉珍委员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产业引领,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确定特色产业主攻方向,把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并重点支持农产品的保鲜、存储、运输等环节,强化科技赋能,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山西日报记者邓伟强)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初心广场。 裴春亮供图
【太行新名片】
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位于太行山南麓,土薄石厚、十年九旱。2005年,全村595口人里有17个光棍汉,村民吃地窖水、走泥土路、住土坯房,是一个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省级贫困村。这一年,在外率先致富的裴春亮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听党话、跟党走、同创业、共致富”。如今,裴寨村已发展成为入住1.2万多口人,自来水、天然气、学校、卫生院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年人均收入2.3万多元的全国文明村。
近日,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的产业园内,5栋食品级标准化厂房已经交付,综合大楼也拔地而起,另有2栋厂房正在进行钢架搭建。
“7家酸辣粉、粉条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即将入驻,首期用工就需要1000余人。”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说,园区总投资20亿元、占地2000亩,规划打造以红薯研究、种植、深加工、电商销售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园。
为啥要发展红薯产业?裴春亮代表说,裴寨村地处太行山区,地少、水少、石头多,不打粮食却盛产红薯,“过去没有产业,红薯附加值很低,许多吃不完、卖不掉的都烂在了窖里。”
裴春亮代表还算过一笔账,在辉县北部山区,种植一亩红薯成本700元左右,应季鲜食红薯售价0.5元一斤,每亩净收入约1800元;经过贮藏错季销售每斤售价可达1元以上,每亩地净收入4300元以上。
“红薯还能加工成淀粉,制作粉条、粉皮、红薯蛋糕等产品。”裴春亮代表说,“按每10斤鲜红薯产出2斤淀粉算,可加工成12碗酸辣粉、卖出近百元,附加值能大大提升。”
2015年,围绕红薯产业,裴寨村搞起“红薯革命”,先后成立红薯种植合作社、创办裴寨村跨境电商平台、注册“裴寨村”商标,并购进现代化设备,重点生产深加工产品。
日产24万箱、144万桶,消耗43万斤红薯粉条——2022年,裴寨村仅加工生产红薯酸辣粉一项就实现年产值3.5亿元。裴春亮代表说,产业园全部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0亿元,可拉动红薯种植、加工、调味品、包装印刷、冷链物流、电商零售等产业协同发展。
发展高效农业、扩建商业街、创办股份制企业、开发旅游业……这几年,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裴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也让乡亲们圆了“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的致富梦。
“乡村振兴不怕慢,就怕断,只要干就会变!”裴春亮代表表示,作为村里的“领头羊”,更要走一步看两步,超前谋划三四步,始终不离党支部,领着老百姓走正路,“接下来,我们还要打造全国红薯产业集群,带动南太行15万父老乡亲共同富裕。”(河南日报记者李虎成、代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