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优化营商环境,让河北成为投资创业首选地
雄安新区着力打造“雄安服务”品牌,全力保障企业注册登记,健全“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制度。这是雄安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服务办事群众。(本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赵 杰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当前,河北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企业投资发展积极性,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出席全国两会的河北代表委员建议,持续优化公平竞争、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多元保障、融资顺畅的金融环境,遵法守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加快把河北建设成为投资创业首选地。
深化简政放权
用行政审批的“减法”赢得企业发展的“乘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较大篇幅回顾了五年来我国进一步简政放权,坚持放管结合,不断优化服务,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取得的显著成绩,河北代表委员对此感触颇深。
河北高度重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去年7月11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石家庄召开,强调要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今年1月2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在唐山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进一步释放了优化营商环境不止步、服务各类企业再加力的鲜明信号。
“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在唐山召开,传递出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鲜明导向。”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市长田国良介绍,2022年,唐山在全省首创“拿地即开工”“标准地出让”“投资承诺制”,加快项目投资落地,全市53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50亿元,为稳住经济大盘贡献了力量。
田国良代表表示,今年,唐山将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全面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激发各类企业投资发展积极性。唐山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政务服务“掌上办”应用数量,企业开办实现全域通办,加快“网上能办”向“网上好办”升级,让企业依规办事不求人、方便快捷少跑腿。特别是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对市场能够有效调节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为企业发展松绑,为企业前进清障,用行政审批的“减法”赢得企业发展的“乘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范社岭认为,简政放权与建设法治政府密不可分。要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边界,政府机构不对微观经济活动过度干预。各地各部门要将优化营商环境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各类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创造更充足、更公平的市场空间。
2022年,河北省实现在19个行业实行准入准营“证照联办”,共有3.8万家经营主体通过“证照联办”方式取得经营资格,解决了“准入不准营”痛点。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工商联副主席孟宪明建议,把准入准营“证照联办”融入涉企“一件事一次办”系统工程中,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告知承诺制为基础,在更大范围推动简化涉企审批,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并证,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让更多经营主体“准入即准营”。
坚持放管结合
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河北代表委员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需一体化推进,“放”了以后,“管”要跟上,“服”要到位,光“放”不“管”不行。
衡水市在构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最低、时限最短的“三最”营商环境过程中,打出了一套政策、服务、要素保障“组合拳”,受到广大经营主体充分认可。其中,行政审批部门做出行政许可后,行业监管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开展现场核查,依法履行事中事后监管职责,有效防范了风险。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市市长董晓航介绍,今年衡水将大力实施“找差距、补短板、提位次”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对标深圳等先进地区,出台市场、政务、金融、法治、信用、创新生态6方面30条措施,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
“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营商环境离不开信用体系支撑。”范社岭委员建议,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政务诚信建设、企业信用建设,落实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良好信用环境。范社岭委员表示,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对于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引领其他领域信用建设、弘扬诚信文化、培育诚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深入开展政务诚信建设,建设政务诚信长效机制,组织开展政务诚信评价,将相关指标纳入营商环境考核指标体系,积极打造“信用河北”品牌。
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庆国以亲身经历讲述了良好企业信用的重要性。卢庆国代表介绍,企业刚起步时,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但他坚持要求财务人员按规定申报缴税,并较早实现财税信息化,把账目做得清清楚楚。由于财务规范,企业在上市时非常顺利。卢庆国代表建议,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国情的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和可落地实践的技术手段,建立高质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助力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不断优化服务
提高区域经济活跃度和竞争力
河北代表委员建议,要持续优化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抓发展。
今年3月1日起,经营主体迁移变更需要“多地跑”的问题在邢台成为历史。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市长宋华英介绍,以往经营主体迁移变更登记需要“迁入申请、迁出登记、迁入登记、变更登记”4个环节,手续繁杂,耗时长。邢台通过改革创新,按照“一地办理、分步实施、一次办结、规范高效”要求,凡在邢台市范围内登记并申请在全市域内县(市、区)之间迁移变更登记的经营主体,仅需要一次性向拟迁入地登记机关提交迁移登记申请以及变更登记相关材料,即可享受拟迁入地和迁出地登记机关协同办理服务,实现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一次办结。宋华英代表表示,邢台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真正实现少跑腿、好办事、办成事,有效提高区域经济活跃度和竞争力。
过去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突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全面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1+20”政策体系,出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18条措施,全力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贸促会会长刘劲松介绍,围绕服务中外企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省贸促会完成覆盖全省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调研工作,搜集、推进解决了一批企业诉求,有效提升了企业在冀经营发展信心。针对相关部门与企业联络不够紧密、联系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刘劲松委员建议,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与中外企业家定期沟通等机制,组织开展“政企早餐会”“企业问政会”等更加灵活多样的活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切实推进联系企业、服务企业常态化。建立中外企业诉求自下而上、便捷快速的“直通车”,全方位收集反映企业诉求。用好营商环境评价渠道,全面真实掌握各地营商环境情况,根据企业的痛点难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改进政策措施,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重要参考。
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经营主体感受最深。全国人大代表、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介绍,去年,在提升原村土布生产工艺设备水平时,他们得到了贷款贴息政策支持,数十万元贴息款一次性到位,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崔雪琴代表表示,去年文旅企业受疫情冲击较重,当前许多中小微企业正抢抓机遇谋发展,希望相关部门继续把帮扶企业纾困和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深入企业了解惠企政策措施落地情况,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河北日报记者 马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