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升腾百年的袅袅烟香
——探寻中国第一家官办卷烟厂保定卷烟厂的世纪足迹
寻访记者 高会坡
巍巍太行,雄拔穹苍。古城保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冀中平原。这里是中华始祖——尧的故里,曾缔造过尧天舜日的辉煌;这里是京畿干城、直隶总督署,也曾饱经了历史沧桑,书写了近代史上民族烟草工业勃然兴起的光辉篇章。
■开天辟地 官办首家烟厂保定诞生
一轴画卷渐次打开,保定卷烟厂,这个古老而年轻的企业,于110余年的风雨洗礼中,从容典雅地展示百年之韵,今朝之美。百树园、春草园、柳燕园、憩园、沁馨园、雅趣园……思进路、思拓路、思恩路……拥百草绿,挽憩园梦,揽百果香,秀四季歌。看保烟,院如园,厂区移步异景,春有清香夏有色,秋有果香冬有青。
史海钩沉,文苑撷英。
香烟进入中国是在19世纪90年代。根据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记载,晚清的时候,中国因为购买香烟流出去的钱是多少呢?高达2800万海关银。
公元1902年,为抵制洋烟,开辟财源,打造民族品牌,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向光绪皇帝及两宫太后奏折,提出在保定直隶农务局试办烟厂。其后,北洋公司奉旨拨直隶赈抚局官银二万两,在保定试办北洋烟草公司,著保定农务局设厂制造纸烟,开中国官办卷烟工业之先河。
为此,清政府选派曾留学日本的烟草专家秦辉祖任工场总董,负责考工、选料、配方、卷烟制造等工艺技术指导工作。在秦辉祖致商部的呈文中,一一列举了为研发制造卷烟在“得其门径、学习制造、学习选料、调和烟味”等细节。历经磨练,方成一帜,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第一个卷烟配方终于在保定研制成功。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郑州烟草研究院名誉院长,被誉为我国烟草科技奠基人朱尊权老先生证实:“当时国产第一个卷烟牌号为直隶农务局卷烟制造厂在保定生产,其配方使用国产烟叶、辅料和自己研发的工艺技术,牌号为‘龙球’牌,所用的烟叶为美国烤烟与易州贡烟配制。”
这一配方倾注着工艺大师秦辉祖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据考证,“龙球”是中国第一个申请注册商标的卷烟品牌,这一饱含着“图腾龙”文化的商标,开辟了中国民族卷烟商标文化的先河。龙球卷烟以及后来开发的福牌、寿牌卷烟以其选料精细、配方考究、馨香飘逸、包装精美,因其卷烟口味优良,“各处争购,日不暇给”。时逢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驻跸保定,所制卷烟进呈御用,受两宫激赏,传旨嘉奖。
为固本强体,扩充资本,光绪二十九年十月十八日,即1903年,袁世凯再次上奏天廷:该局加筹商股设立烟草公司,官商合办冀收利权。光绪皇帝、慈禧皇太后亲笔御批:“著即切实整顿次第扩充期收实效”和“知道了”。据《官商合办北洋烟草公司议约》记载,“今议合官商之力,共图抵制。不名官局,而曰公司;不派委员,而举董事。先用官款,以植其基。继招商股,以广其业。官任保护,商任经营。”至此,直隶烟厂吸纳股金,完成了体制改革,实现了由官办向官商合办质的嬗变。
其时虽是民族工业初兴,但适逢政局风雨飘摇,致使命运多舛,历三载即告破产,但影响极为深远。2008年10月18日,钓鱼台大酒店会议室群贤毕至。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马自树、北京民族大学系主任潘德珠教授以及吉林大学教授贾晓唯、国家博物馆馆员张胜利等著名专家学者,共同论证了保定卷烟厂为中国官办第一家卷烟厂这一不争事实。朱尊权老先生欣然命笔题词:“官办第一家卷烟厂,最早在保定”。
■保烟前身——直隶农务局
■薪火相传 蹒跚路上涅槃重生
然而,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加之晚清政府腐败,时局动荡,使得烟厂经营时断时续,但众多志士奉实业救国之信条,仍不懈发展民族卷烟工业,星星之火,绵延不断。1931年,保定市纸烟业同业公会成立。
1932年,保定名士徐玉康投巨资在保定城内福兴里15号开办了华大烟厂。招募原北洋烟草厂工艺师周玉涛、朱旭以及部分制烟工人,对北洋烟草厂的工艺、技术、配方进行整合。购置了狮牌、鹅牌和美式等制烟设备,生产出了与龙球、福、寿一脉相承的保定牌、顺治门等牌号卷烟。值此,被淹没了20多年原北洋烟草厂的工艺和技术得以延续和发展。但由于英、美烟草公司对我民族烟草工业发展采取打压手段,在保定市场降价倾销卷烟,加之1937年七七事变,保定沦陷,刚刚萌芽的华大卷烟厂不具备竞争实力,随后在战火中逐步解体。
虽受挫折,但保定卷烟业并未停滞不前。1938年1月,第一个抗日省级红色政权——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在保定阜平县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村的小型手工卷烟如雨后春笋。为扶持民族工业,发展根据地经济,1938年底,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王平在阜平县王快村创办了第一家烟草企业——岳飞烟厂。接着,晋察冀边区又先后创办了九龙芝烟厂、汽车烟厂、双剑烟厂。这些卷烟工厂充分利用当地质地优良的烟叶,生产的卷烟不仅满足了边区军民物资供应需要,也为八年抗战胜利积累了部分资金。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些烟厂不断合并、变革。原晋察冀边区岳飞烟厂工人郄录桂说:“我原来在保定华大烟厂上班,保定沦陷后我和几个同事就到了阜平王快镇的岳飞烟厂。当时岳飞烟厂里的部分工艺师和技术人员就是我们华大卷烟厂的,当时生产的是岳飞牌的卷烟。”
随着全国形势的好转,卷烟工业从西部山区向冀中平原发展。1945年,冀中八分区在河间县建立源丰烟草公司。1947年,冀中区沧县泊镇筹建中和烟草公司。1948年11月,古城保定解放,源丰烟草公司迁往保定,落户东大街火神庙,开始了保定卷烟制造业新的篇章。源丰烟草公司先后与六零烟厂、五洲烟厂(中和烟草公司)合并,更名为三三制烟厂,并于1954年迁址保定东郊东高庄村,企业得以充实加强,号称“古城第一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馆长王欣讲到:“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察、冀军分区又先后在河北河间及泊镇建立了源丰烟草公司和中和烟草公司;中和烟草公司后改名为五洲烟草公司,并于次年作为分厂,合并到源丰烟草公司。这些烟厂生产的香烟在满足边区军民生产需要的基础上,还销往敌占区,不仅大大缓和了边区军民物资供应的困难处境,也为八年抗战胜利赢得了大量资金,还为支援解放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1963年,全国烟草系统实行托拉斯管理,三三烟厂更名为保定卷烟厂,隶属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天津分公司,执行分公司统一配方,统一牌号,经营管理走上正规发展之路。
■上世纪50年代的包装车间
■曲折沉浮 一路坎坷一路高歌猛进
“文革”中,企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废除,工厂经常停工停产。1969年,全国烟草托拉斯管理体制废除,保定卷烟厂改属保定市工业局。1973年,通过技术革新,河北省第一台卷烟接嘴机在保烟改造成功,改变了原有的产品结构,同时,研制出混合型、异香型、晒烟型多种卷烟配方。改革开放后,保烟取得长足进步。1983年归属河北省烟草公司。“七五”期间,被中国烟草总公司列为36家重点企业之一,被保定人称为“古城特厂”。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连续9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1.07亿元,综合效益指数居烟草行业倒数第二。
然而到了1999年,山穷水尽的保烟奇迹般地迎来了柳暗花明。以杨军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临危受命,带领全厂职工从思想扭亏入手,开始了保定卷烟厂的重生。在保烟当时的一份《关于职工素质教育的规定》中可窥一斑:到2002年7月,中层以上干部必须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班组长和关键岗位的工人也必须学历达标,否则就要下岗;由人才资源部和职教中心统一安排培训,厂里出资与河北大学和河北农大联合举办两个大专班,每年培训200人;加大教育培训费用的投入,凡利用业余时间取得国家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的,报销全部学费;主动吸引人才,连续几年招收大学毕业生进厂工作,不断优化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一位中层干部对记者说:“过去企业以生产为中心,主要看谁‘能干’;而未来企业将是以学习和创新为中心,不仅要能干能跑,更要‘能学’。在学习中我们真切地感到,未来企业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今天就把握在我们手中。”
思想扭亏——置之死地而后生,大胆的自我革新,使全体干部职工从产品创新起步,背水一战、拼搏图存,当年即扭亏为盈,实现利润855万元。因当时主打品牌为“玉兰”,因此“玉兰现象”曾轰动一时。翌年,保烟经济效益继续大幅度提高,综合效益指数在全国烟草行业工业企业排名中跃升到第50位。“观念决定发展,思路决定出路,班子决定方向,队伍决定胜负”,时任厂长杨军把保烟的经验概括为这沉甸甸的四句话。
2000年,该厂党委在保定市竞秀公园组织了6000人的游园庆祝会,还特地把过去历届班子的老领导请回来,宣传“保烟今天的成就是几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保烟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唐山市举行的产品定货会上,保烟人着力于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宣传,组织了一支上百人的老年职工腰鼓队和合唱队,连续进行了6个小时的鼓动宣传,充分展示了企业的精神风貌。很多当地市民赞叹:“这样人气旺盛的企业,值得热爱!”为感谢全厂职工的拼搏奉献,厂领导班子把2000年度的工作总结大会变成了思想发动大会,杨军带领班子全体成员向全体职工深深鞠了一躬,很多在场的职工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采访中,杨军表示:“我们承认差距,但不甘落后,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只要我们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树立必胜的信心,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知耻而后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再现企业辉煌。”
2001年,保烟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在改革的关键阶段,保烟人的成功实践,为国企扭亏和振兴树立了新的榜样。
■上世纪70年代第一台打叶机
■跨越高度 “共好”文化逐梦幸福保烟
伴随着行业改革发展的步伐,2004年,保烟进行了资产重组、品牌整合,企业模式由生产经营型转变为生产管理型。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老企业,组织形式的转变可以是快速的,而思想观念的转变可能是漫长和痛苦的,面对企业的转型,保烟人引发了深度思考。
“必须直面现实,重新定位,用一个共同的目标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用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提振保烟人的精气神,凝聚起保烟百年文化的精髓,再塑企业美好未来。”新一代保烟人高瞻远瞩的目光,为企业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7月23日,“打造全国一流的卷烟生产企业,把好日子过好、把好日子过长”,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共识萦绕在1000多名保烟员工的心头,驱除了长期笼罩在保烟员工心头对行业变革的困惑与彷徨。全面实施目标管理,先后出台了“十化”、“五精五细”、“6S+2”、“六字方针”等标准化规范管理实施细则,同时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调研、探索,以“共好”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在保烟形成,随之而来的是厂容厂貌和经济效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利税连年递增,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慈禧太后亲笔御批“知道了”
在车间、班组一线,搭建起了首席操作工和“共好之星”评比平台,连续5年开展“保烟十大青年岗位能手”表彰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体员工实现“岗位增效、企业增盈、自我增值”,为企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在河北中烟首次完成GDX1机组自主大修项目,实施了千万元降耗工程,开展各类技术创新项目200余项,QC成果50余项……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改革创新蔚然成风,各创新小组在质量管理、 工艺管理、制度管理等方面深入探讨和研究,完成各类技术创新上百项,累计节约费用几千万元。采访中,企业负责人表示:“打拼和上进不是让别人看的,更重要的是锻造一种意志和毅力,当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自满,当有困难的时候不气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2013年保定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开工建设,掀开了保烟发展的新篇章。卷烟废品率由0.8%大幅降低到0.1%,首日开工效率由60%提高到87%,设备运行效率由81%提高到91.19%……另一方面,主要经济指标屡创历史新高,与2006年指标对比(数据截至2014年底),生产规模由19.4万箱上升到29.5万箱,工业总产值由8.4亿上升到27.2亿,实现利税由6个亿上升到16.69亿。这一切,保烟人在见证,在感受,在记录……
据介绍,共好文化以“和谐、共好”为思想之源,释义为:共识、共勉、共存、共创、共享,好员工、好企业、好愿景、好日子;集中体现为“家的温暖、家的温馨、家的关爱。在共好文化的引领下,保烟人文关怀无处不在,夜色中路边照亮的明灯,炎夏时生产一线解暑的冷饮,寒冬时一件保暖的棉马甲,雨天时方便出行的爱心伞,厂领导为一线工作的员工抚平衣领,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轻拍肩膀的鼓舞……让保烟这个“家”的温暖、温馨与关爱无处不在。
激情奋进,志在超越。
百年沧桑历风雨,砥砺了几代保烟人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磨练出保烟人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也铸就了保烟蓬勃发展的今天。
百年磨砺成锋锐,激励了如今保烟人激情飞扬的昂扬斗志,探索出独具保烟特质的发展之路,更预告着保烟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感谢保定卷烟厂政工部对此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