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刷里的珍贵记忆
——河北新华第一印刷有限责任公司77年的华彩篇章
寻访记者 魏伟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曰: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这段言简意赅的文字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关于活字印刷术的最早记载,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自始至终都是炎黄子孙为之骄傲和自豪的缘由。印刷业,亦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和技艺传承的载体,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河北新华第一印刷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印刷一厂)作为我省印刷行业的“鼻祖”,在77年的成长变革历程中,屡经风雨洗礼、紧跟时代变迁、不断锐意改革,虽已“古稀之龄”却依旧朝气蓬勃,巍然屹立于我省印刷行业创新发展的潮头,续写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华彩篇章!
■印刷大厦
■神主毕升伴妙音 模糊岁月尚堪寻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改进了造纸术。纸张的彻底变化让印刷术的创造成为可能,唐代,印刷术始有,但不便捷。直到北宋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一个改变和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里程碑式时刻由此出现:南宋周必大按照毕昇活字印刷办法,使用胶泥铜版,成功刷印了《玉堂杂记》;元代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法,清乾隆年间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一次使用木活字的印书;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员翩然起舞展现活字印刷术的精彩演出,惊艳全世界。泱泱华夏大国的文明进程中,始终能寻觅到印刷术留下的印记。
以上是记者在去印刷一厂采访前,先补习的一些关于印刷术的知识,非常粗浅,亦是皮毛。但终究对“印刷术”的社会价值有了些许认识,带着发现和探秘心理,记者踏上了对印刷一厂的寻访之旅。
印刷一厂位于保定市莲池区瑞祥大街,采访时正赶上修路,道路封闭了一半,人车通行凸显逼仄。记者驱车小心行驶,进入厂区后眼前豁然开朗,风景也陡变:老旧的红砖房夹杂于现代高楼之中,稍显古朴陈旧;五、六十年代建起的废弃锅炉房带着年代痕迹孤独耸立,无言诉说着历史沧桑;甬路两侧古树参天,绿荫如盖遮挡着初秋的艳阳;职工食堂也显露出上个世纪的风貌,高大房梁配水泥地面;先进的印刷机发出轰轰鸣响,偶有着工装的工人们出入穿行……厂区内漫步,总有这样混含着现代文明与历史轨迹的景致撞入视野,让人禁不住产生时空幻化的错觉,不知身处何处。回神细想,这大概就是印刷一厂经过岁月沉淀、浸染后所生发出的天然气质吧,浑然天成,和谐统一,却又隐藏了无数值得追寻的故事……
■保定西大街90号原印刷厂业务承印所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查访印刷一厂的前世今生会发现,它从初创到发展壮大,周身遍布着浓郁的“红色血液”,与国家危难、民族振兴息息相关。
印刷一厂1938年9月10日始建于任丘县陈王庄村,由新华印刷厂和抗战学社共同演变而来。工厂的诞生复杂而多变,却又在支持抗日战争宣传、打击日寇侵略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冀中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和吕正操率领的部队回师冀中,使冀中地区抗日战争迅速展开。1938年夏天,中共冀中区党委书记黄敬提出要创办区党委机关报——《导报》,并责成冀中抗联主任史立德、“抗战学社”社长路一负责筹办事宜。为了快速配备人员和机器,筹备组当即把在安平地区出版《抗敌报》的印刷厂工人和全部铅印设备转移到任丘县陈王庄,调拨给《导报》社使用,9月10日,《导报》社、印制《导报》的新华印刷厂、青塔书店、抗战学社同时挂牌宣告成立,印刷一厂雏形就此诞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旧厂门
当时的新华印刷厂主要任务是印刷报纸,有时也印刷党的文件和资料。全场职工100多人,厂内设有铸字、排字、铅印、零印、装订等工序,工人们每天除了拣字、排版外,还得摇机器轮子搞印刷,当时没有电,机器只能用手摇,摇动巨大的印刷机常常让工人们体力消耗很大。工人们在工作时,常常听到外面枪声阵阵、炮声隆隆。但大家只要想到能为抗日战争出力,浑身上下都充满干劲儿。耄耋之龄的离休干部何永安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仍感慨不断:“抗日战争时期,职工们是真拼呀。吃糠咽菜、挨饿受冻都是小事,每个人都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持久战阶段,印刷一厂也开始了游击印刷、地下印刷的特殊时期。何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依然清晰记得民族存亡之际印刷企业职工不畏生死的顽强坚守。“日寇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期间,报社和印刷厂成为敌人重点摧毁的目标,一个多月时间印刷厂就随着冀中机关多次转移,有时大家刚安装好印刷机器,敌人就开始扫荡,工人们又马上拆卸机器撤离,印好的半成品也拉着一起‘跑’。那时,每个工人都练就了摸黑拆装机器的真本领。为了游击印刷,7人分包一台机器,每名工人背一背包随军游击,利用行军间隙刻版印刷报纸。有时没有油印机,就借老乡家的大镜子或小学生用的石板当调墨板,再借裁衣的尺子卷住蜡纸的一头就开始印刷。后来,游击印刷越来越难,冀中区党委又建立了石印厂,在村庄之间的偏僻大洼中挖地窖印刷,给工人、交通队配发了枪支,遇敌‘扫荡’时,就埋藏洞口,转移人员,敌人一走,立即恢复印刷。”
■压膜车间的工人正在紧张地工作
印刷职工用这种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保证了《导报》的印刷出版,为冀中抗日积蓄了无穷精神力量,“那时,群众们拿到报纸后都如获至宝,奔走传播,人们知道党仍然领导大家坚持抗战,鼓舞了斗志,增强了必胜信念。”何老说:“群众的期待是印刷职工冒着生命危险印报纸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抗日战争期间,印刷企业职工为打击日寇、宣传抗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结束后,印刷一厂才从动荡中彻底“新生”。1949年3月,印刷一厂搬迁至保定南关,工厂更名为“河北印刷厂”,职工约200人,印刷过程开始使用电力,但装订工序仍大都采用手工操作,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8000令纸。从此,印刷一厂作为冀中区新闻出版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完成了战争期间的历史使命,踏上了和平时期国家建设发展的新征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职工正在操作四色胶印机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印刷一厂度过了战争时期的艰难岁月,沐浴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以百倍激情投入到企业建设中去,从建设初期的百废待兴,到发展中期的成绩斐然,半个世纪里,它始终如一株傲然挺立的毛白杨,在河北印刷业的沃土上茁壮成长、抽枝散叶,孕育出勃勃生机。以不断自我突破之势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蜕变,欣欣然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迁入保定市后,印刷一厂曾经历数次更名,一次搬迁,每次调整都为企业带来了发展潜能。1950年11月,河北人民出版社与印刷一厂合署办公,工厂更名为“河北人民出版社印刷厂”。此后,工厂更新设备,从上海引进技术人才,到1958年秋季,工厂停止对外承揽业务,全面承担印制河北省中小学课本和河北人民出版社本版图书的任务,印好课本成了企业生产的“头等大事”。
在离休干部张钢瑞家里, 88岁的张老说起当时的情景还滔滔不绝,“开始工厂印刷能力有限,绝大多数课本印不了,都是让北京、天津等地大型印刷厂代印。企业领导着急了,总这样可不行,得想办法呀。于是,1960年,经过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同意,工厂与北京西四印刷厂合并,西四印刷厂130台印刷设备、219名职工都从北京迁来保定,企业规模壮大不少。”据印刷一厂厂志记载,“到1966年,印刷一厂已经拥有制版、铅印、装订、胶印等6个生产车间,成为一个综合性印刷厂。全省50%的中小学课本印量都能独立完成。”
■制版车间内,工人细致地查看胶版
1978年12月4日,印刷厂再次更名,厂名变更为“河北新华印刷一厂”。此间,印刷一厂还完成了一次搬迁,从保定南关搬到了原河北省体育专科学校旧址,为什么要搬迁?张钢瑞老人说:“因为厂子所处的南关地址,东、西、南三面均比厂区地势高两米以上,每逢雨季,厂区内雨水倒灌,积水满地。1954年8月,保定连续下暴雨,厂区进水达1米多深,机器设备被淹,职工全部抗洪抢险,企业被迫停工半月。1963年,保定发大水,企业再次遭殃,损失巨大。为此,1965年5月,在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大力协调下,企业整体搬迁。从那以后,职工们再也不怕下暴雨了。”
搬进了新厂区,有了新厂名,伴随着改革开放清晰的号角声,印刷一厂走上了发展快车道,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丰收季节。
■几位印刷机长正在比色
收获是在不断自我完善和不断改革中完成的。1985年,企业陆续实行厂长负责制、工资总额同上缴利税挂钩的承包经营制等,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试水,企业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企业开始广开门路办三产,建立造纸厂、设立实业公司和附属加工厂等,企业效益节节攀升。“有钱”后,印刷一厂陆续引入国外先进设备扩大生产,到1995年,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制版2万块,照排1.5亿字,书刊印刷55万令,书刊装订65万令,承印了省内及天津、北京等30多家出版社的党政、科技、文艺书刊、商标广告等业务,1996年,印刷一厂有217种产品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认定为优质产品,截至1998年年底,企业已成为拥有1400多名职工,6个生产车间,3个辅助车间,拥有国内外86台(套)先进设备的大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河北印刷业的翘楚。
在企业鼎盛时期,保定市民对印刷一厂的各种新鲜事均津津乐道。那时,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幼儿园、招待所、浴室、理发室、茶炉房在企业里一应俱全,职工不出厂区衣食住行全能解决。青年职工王曼虽没见证过当年企业的辉煌,但她的姥爷、姥姥,两个姨和舅舅都是印刷一厂的职工,亲戚们总给她讲企业红火时的情景:“各种福利都有,企业啥都管,那时候好多公务员都抢着调到我们企业来上班。那时候,印刷一厂的职工走在大街上各个腰板挺直、春风拂面。”从小在厂区宿舍大院里长大,王曼对这里充满感情,她大学毕业后毅然走入企业,成为印刷一厂的一员。
2000年8月,印刷一厂标志性建筑“印刷大厦”正式投入使用,记者采访时看到,大楼历经风雨,有些墙面已斑驳,大厦早没了当年的恢弘气势。但记者仍能从总建筑面积33331.1平方米,建筑高度23.95米,可容纳制版、印刷、装订等各工序车间的文字简介中体味到大厦曾经的卓尔不凡。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印刷大厦可是当年我省同行业中数一数二的综合性建筑。”如今,作为时代符号,它已成为职工们内心无法磨灭的记忆。
■装订车间内的工人正在工作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海明威在代表作《老人与海》中借用捕鱼老人圣地亚哥的口,写下了这样的话:“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这句“勇者”宣言,打动了全世界无数人。
印刷一厂作为我省印刷业龙头企业,它荣耀过、成功过,对未来,企业也报有美好遐想。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进入21世纪,印刷业市场竞争加剧,曾经傲视群雄的行业巨头不断感觉到竞争压力,企业经营几遇难关。怎么办?是故步自封、维持现状,还是勇敢去商海中搏击一番,印刷一厂果敢选择了后者。方向定了,就要落实行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于是,一幕现实版《老人与海》在印刷一厂上演。
从2005年起,企业决策层开始修正经营方略,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在计划外业务方面大做文章。企业定下“规矩”:一方面抓好固定刊物、外埠教材、教辅等长期业务,保证客户不流失;一方面拓展埠外市场,开发国外印刷市场,增加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的市场业务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厂职工凝心聚力,上下一心,将经营决策一以贯之,几经努力,印刷一厂这艘大船再次扬帆远航。
■厂内旧厂房的细节显示着该厂的悠久历史
9月底,记者在企业车间采访,看到一家著名食品企业的方便面外包装正由印刷一厂承印,每天数万个色彩鲜艳的外包装彩膜从流水线上“走”下来,被工人整理打包后运往外省。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十数年,印刷一厂用持之以恒的坚守和创新,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涅槃重生。如今,企业在书刊、包装、塑印三个领域齐头并进,再做行业先锋。今年,印刷一厂还将搬迁新址——河北数字印刷产业园(保定基地),产业园包括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科技开发和产业物流四大功能,职工们的工作区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流程,可以实现从印刷产品的出版源头到装订运输的一条龙服务,是我省最具规模的数字印刷产业加工基地。与此同时,与职工们相伴半个世纪的老厂区也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许多老职工都对此依依不舍,何永安老人说:“搬迁前还要回厂里看看,我这一辈子都和印刷一厂有关,青春、奉献、热爱……所有的一切都让我刻骨铭心。”而对搬迁后的现代化新厂区,许多职工也充满期许,年轻的车间主任王冬表示:“在科技化新厂区里,我要和工友们一起勤奋工作,希望能见证印刷一厂新的腾飞。”
无论舍与不舍,有些结果总是无法拒绝。就像年初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树青在新年献辞中告诉所有职工的:“企业要在探索中行进、在创新路上追寻、在自我完善中觉醒、在体制变革的利刃下破茧成蝶。”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带着对未来的笃定,让我们期待,印刷一厂在发展的新征途上能再创佳绩、再续辉煌。
(感谢印刷一厂办公室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本报记者毕春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