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应如何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充分调动一线工人、制造业工人、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和我省《实施意见》要求,“突出重点,着力在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中推进改革,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
2023年4月,全国总工会在杭州召开非公有制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会,会议要求,各级工会和各类非公企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产业工人成长这两个重点,切实把握产改的正确方向和目标任务,推动非公有制企业产改不断走深走实。要在进一步提高对改革的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做好维权服务工作等重点上下功夫。要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把重点放在基层,与促进企业发展和职工进步结合起来,动员激励产业工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调研发现,我省非公企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还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与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在非公中小企业尚未全面落实等问题。下一步,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非公企业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紧紧围绕助力非公企业发展和产业工人成长这两个重点,积极构建企业和职工利益共同体。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进一步创新改革路径,充分发挥非公企业的主体作用,强化激励,重视发挥“链主”企业的牵引作用,有效扩大产改工作覆盖面。深入组织开展“产改政策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专项行动,年内全省覆盖企业不少于1000家(非公企业800家以上),打通产改落地落实“最后一公里”。
(二)多措并举提升中小非公企业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积极推动落实有关政策,引导企业根据生产研发实际,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本单位技术工人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创新协同培育模式,依托社会公共实训基地、产业链上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孵化拔尖技能人才,搭建同行业高技能人才交流平台。推动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产教融合激励政策,引导支持非公企业与高校、行业协会合作,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各级工会大力建设工匠学院,适应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需求,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对技能人才进行再教育再提升,
(三)强化企业落实改革政策的制度保障。推动非公企业健全完善职代会和集体协商制度,指导企业通过职代会审议职工教育经费足额提取使用情况。全面推行技能培训专项集体合同制度,拟定合同参考文本,指导企业结合实际对技能投入、培训运行、技能使用等重要内容制定个性化条款,保障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有力有效开展。建立健全“培训、练兵、比武、晋级、激励”五位一体竞赛育人机制,深化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完善劳动技能参与收入分配制度,保障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