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用技术创新诠释工匠精神
杨洪,河北大工匠,河钢邯钢集团公司一级操作技能专家、连铸连轧厂机械维检工。■本报记者胡小龙摄
一根近一米长,顶端安有两块磁铁,且伸弯自如、360度自由调整的探杆,是杨洪得心应手的检修工具。“别看他不起眼,但在检测减速机和齿轮基座箱体时,它就是不可或缺的‘宝贝’。”杨洪介绍说。
2020年2月21日,杨洪巡检时发现连铸机摆剪大型减速机运转声音异常,箱体内部两侧有连体式迷宫挡圈,无法直观检查。如果开箱检查,最少要72个小时。“我用上这个‘宝贝’,仅8分钟时间就确定是轴承本体缺陷,及时排除了故障。”杨洪说,轧机主减速机和齿轮基座箱体内部空间狭窄,许多部件手和眼都触及不到,遇有故障如不能及时排除,就有设备报废的几率。
“排除故障,首先是确定故障的部位。”杨洪介绍说,我给我发明的“宝贝”起名叫“齿轮箱内磁力万向检测装置”,它由长短探听杆、磁性金属探测头、万向取物探测器等组件组成,最大的优点是手持杆可满足360度无死角旋转,可以达到减速箱内部的任何部位,将设备高速运转时磨损的金属杂质取出,能在极短时间内确定故障处,缩短了检修时间。
一次,杨洪点检时靠他的“宝贝”发现F2齿轮基座油管断裂,如果油管脱落将会咬入两齿轮之间,必然造成齿轮基座传动齿轮的损坏,严重者造成F2主传动设备整体损坏。于是,杨洪制作了可在齿轮基座内固定的托架,这样即使油管脱落也不至于落入两齿轮之间造成重大事故。因为检测准确、安装及时,从而避免了一起重大未遂事故的发生,为企业避免了20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杨洪大型设备精密点检创新工作室”成员韩社军感恩地说:参加工作没几年,我就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学生快速成长为二档技术主管,得益于杨洪老师对我的悉心培养和无私地传授。杨老师对技术从来不保守,对我们既放手、又严管,使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越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越不能放松产品质量、设备状态管理。目前连铸连轧厂大型机械传动设备的轴承自1999年投产至今有三分之二没有更换,其轴承理论寿命为12年,经过20年的使用轴承损坏几率逐年增大,主体设备及附属设备的隐患增多。为了不影响生产秩序,避免设备恶性事故发生,杨洪制定了设备维护和疫情防控方案,合理布置人员分工,加大了巡检力度,有效确保了设备安全运行。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杨洪研制、发明了《减速箱内部检测套装工具》、《专用螺纹修复器》、《自复位防撞栏杆》和《热轧除鳞机挡水装置》等数十件创新成果,其中有6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得邯钢公司先进操作法,1项获得河北省个人先进操作法。因此,他先后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技术能手”、“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金牌能工巧匠”、“邯郸市技术能手”,河北省大工匠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本报记者孙广军 通讯员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