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超:打造中国高铁“金色名片”
尹超,河北工匠,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预制加工班班长,数控加工操作工高级技师。
■本报记者郑荣玺摄
尹超主导或参加了多个生产项目,包括动车组、城轨车等,担负了工位大部分的工艺制定、工装制作、数控程序编制工作。逐渐成长为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的技能创新排头兵,生产线上的“主心骨儿”。他的创新成果既保证了产品精度,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谈起操作创新,让尹超印象最深刻的是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端底架加工难度大的问题。由于端底架被加工部位变形较大,找正位置特殊,操作人员必须让机床停车待机,进入加工区域人工找正。尹超发现这一生产瓶颈后,立即着手展开研究。经过连续十多天的试验和验证,最终创新地使用了自动测量代替手工找正的方法,成功攻克了这一生产中的顽固难题。尹超提出的新方法,不仅提高了加工找正精度,而且使工件找正耗时由原来的40分钟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5分钟之内,工作效率提高了8倍。
参加工作以来,尹超多次承担车体部件加工的首件试制工作,为批量加工生产验证工艺,积累经验。经尹超试制加工的“首件”几乎涵盖了中车唐山公司生产的所有动车组、城轨车型的前端、端墙、型材单件,甚至包括临时调整到预制加工的200k型转向架和安哥拉动车组动力包构架,始终保持着“零缺陷”的加工质量记录。
■本报记者赵伟龙
编辑:
责任编辑: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