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管理”创产值
刘殷涛(右)和白雪杉在研究用EP3D软件建模
进入二季度以来,河北建工集团省安装二分公司山能永锋项目火力全开,在管理、进度、质量与成本等维度全面发力,掀起施工热潮,全力冲刺“时间过半,产值过半”目标。
区域联动破堵点
“距离月底还有10天,我们要继续采取‘倒排工期+动态跟踪’的‘双轨管理’模式,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4500万元的产值指标……”6月17日夜间的进度复盘会上,山能永锋项目经理范林再次对各施工队伍强调道。
据悉,山能永锋项目施工总额约1.38亿元,工程量大。面对10月底的竣工日期,该项目从今年年初开工伊始,就进入紧张的施工状态。“为保工期,我们将总工期拆解为周计划、日任务,绘制可视化作战图,明确各阶段关键节点。建立‘日报-周结-月评’机制,每日召开进度复盘会,分析滞后原因并制定补救方案,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确保施工节奏不脱节。”生产经理赵海山介绍,“施工现场划分为预制加工、管道安装、设备调试三大核心区域,各区域配备独立管理团队,通过每日进度沟通实现区域联动,解决堵点问题。例如,预制场优先生产安装区急需构件,调试组提前介入关键设备安装环节,减少工序等待时间,整体效率提升30%以上。”
自主建模提工效
“范经理,在仅有一把密钥的条件下,我和白雪杉两人轮换建模,仅耗时1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2.5万寸口的管道建模,实现了自动出图、净尺寸计算、单线图材料表统计及数据库自动生成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不仅显著提升了管道建模的效率和质量,也为管道工厂化预制施工的全流程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6月18日一大早,管道公司负责人刘殷涛兴奋地对范林说。
为进一步提升管道工厂化预制施工效率及预制深度、优化预制模式,推动BIM技术在施工全流程的应用,管道公司积极推进“谁应用谁建模”的模式,在山能永锋焦化项目首次使用EP3D自主建模成功后,目前已在项目管道施工全流程中加大对该模型的应用深度,降低人工误差和不必要的人工投入。此举,为管道工厂化预制优化模式、降低成本提供有力支撑。
该分公司生产经理贾增利表示,“今年以来,该项目通过‘双轨管理’和EP3D自主建模,为实现时间、产值‘双过半’任务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分公司全年产值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