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雄伟:党员就该站在攻关最前沿
郭雄伟在查看设备运行状况
“时时作示范,处处当先锋。”共产党员、三友集团热电公司锅炉一车间主任助理郭雄伟,始终立足岗位,以“提质增效、稳产降本”为核心,带头创新突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优化指标 喜获成功
“5月份,车间两台煤粉锅炉磨煤机停磨时间有效延长,钢球消耗量大幅减少,公司磨煤机吨汽磨电耗再创新低!”6月24日,热电公司锅炉一车间工艺技术员武二良兴奋地说。
此前,该公司制粉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定期对磨煤机补充直径60mm的新钢球来保证钢球装载量,磨煤机电流保持70A左右。但长期运行后,大小钢球配比逐渐失衡,导致制粉系统难以发挥最大出力,制粉电耗居高不下。为此,郭雄伟带头成立攻关小组,创新开展磨煤机钢球配比试验,剔除失效钢球,创新采用40mm高铬小球配比方案,通过百余次参数调试,终于打破“高电耗高负荷”旧模式。
“郭雄伟连续半个多月的时间扎根在生产一线,全程跟进设备调试、参数分析、数据统计等工作。”该车间运行技术员刘洋说,在郭雄伟的带领下,磨煤机吨汽磨电耗指标持续向好,目前已降至2.83度/吨汽,创下近五年最佳水平,年可节省电费60余万元。
老旧设备 焕发新生
“咱们5#脱硫塔提效技术研发项目实施后,脱硫效果明显提高,仅一台泵的电耗,一年就能省下30万元!”6月25日,在锅炉一车间项目推进会上,郭雄伟激动地说。这项由他牵头的脱硫塔提效技改,通过双系统创新让老旧设备焕发新生,实现脱硫效率与节能降耗双突破。
以往,因为5#脱硫塔喷淋效果差、浆液循环泵超出力,一直是锅炉一车间的“老大难”,不仅影响生产稳定运行,还导致电耗和脱硫剂消耗增加。为破解这一难题,郭雄伟多次爬上脱硫塔实地勘察,并组织技术人员对不同工况下的浆液循环泵出力进行调整,分析各喷淋层喷嘴流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尝试,最终,创新研发出两套系统:耐冲刷耐腐蚀、防变形且喷淋覆盖面积大、不易堵塞的喷淋系统,以及可精细调节风量、防止浆液反串的氧化风系统。这两个系统运行后,浆液循环泵电耗及脱硫剂用量明显下降,脱硫系统应对煤质及工况突变的能力大幅增强,仅脱硫剂消耗成本一年就可节约10余万元。
“党员就该站在攻关最前沿。”郭雄伟的工作日志里写满技改心得。从钢球配比到脱硫提效,他用两项创新为企业年创效超百万元,让党员先锋岗的旗帜在能源保供一线高高飘扬。赵萱 刘鸿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