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生日面里的温情答卷 ——开滦集团东欢坨矿业公司服务升级背后的民生情怀
河工新闻网讯(记者赵伟龙 通讯员郭洁清)凌晨5点,开滦集团东欢坨矿业公司(以下简称欢矿公司)员工大厦食堂,蒸笼里的大肉包正腾起白雾,油锅里的炸饼滋滋作响。上早班的矿工们捧着热乎的早餐围坐,羊汤的香气混着笑语在晨光中飘散——这幅烟火图景的背后,藏着一家煤矿企业破解“众口难调”的民生答卷。
故事要从2023年底那场职工座谈会说起。当听到有员工抱怨“食堂面食太少,吃不到家乡味”“菜太清淡,不够下饭”时,公司党委当场拍板将食堂改造列为年度民生工程。4000名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如何让湘味剁椒鱼与陕味臊子面在同一个食堂和谐共存?2024 年初,食堂推出的“口味地图”给出了答案:12 个特色菜系窗口依问卷调查结果划分,设立“精品单炒窗口”,员工可提前预约个性化菜品。“哪怕只有一个人点,我们也做!”负责全矿员工食宿后勤服务工作的欢矿公司行政事务部党支部书记孙丽超告诉记者,在他的手机里,至今存着员工发来的家乡菜谱照片。
而一场关于生日面的温暖邂逅,更让这份服务升级有了意想不到的温度。今年3月,住宿矿工李开武凭工会发放的“生日贺卡”领到一碗卧着荷包蛋的长寿面时,这个东北汉子红了眼眶:“在外工作十几年,第一次有人记得我生日。”这碗面的缘起颇具温情——年初某天凌晨,值班巡视的孙丽超偶然听到员工嘀咕生日吃不上长寿面,随即,这条建议就作为公司为员工办实事的具体措施,写在了工会的民生清单上。次月就启动了“生日面”计划:登记所有住宿员工生日信息,提前备好食材,生日当天凭卡领面。截至目前,1200余碗生日面被送出,成本不足万元,却收获员工留言簿上数百条“点赞”。
让矿工吃得安心,更要吃得放心。食堂食品安全监督员侯剑的记事本上,“食材进库前必须查验农药残留报告”“每餐留样48小时”等监管细节记得密密麻麻。2024年引入的“明厨亮灶”系统,让后厨操作实时直播在食堂大屏;“双随机”抽检制度,管理层可随时突击检查。最让员工安心的是“溯源台账”。每天凌晨4点,配送人员将蔬菜肉类送至食堂时,都要同步上传检测报告至公司内网。“吃上可溯源的饭菜,心里踏实多了。”员工们纷纷点赞。
如今,食堂正筹备“健康膳食计划”,邀请营养师定制低油低盐套餐;针对糖尿病等慢性病员工,将开设专属窗口。“我们目标不仅是让员工吃饱,更要吃出健康。”孙丽超指着墙上的电子屏介绍,“下周起,屏幕将滚动播放菜品热量表,让员工吃得明明白白”。
从一碗生日面到一道家乡菜,从深夜守候到舌尖安全,欢矿公司用细致入微的关怀,将温暖写进了矿工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