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篆书法篆刻邀请展上,参观者驻足欣赏书法作品。 柴婷婷摄
□实习生 卢旭东 记者 田 恬
“千里滹沱,水缓缓,万般柔美,情深深。英雄铁骨铮,帝王车千乘。”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一幅幅优美如画的中山篆作品,静静地悬挂在展厅的四壁,在灯光下闪烁着优雅神秘的光泽。婀娜摇曳、刚劲飘逸的古文字,犹如战国雄风趁势而来,故国中山似在眼前。展厅里挤满了赶来参观的人员,他们久久驻足,欣赏,惊叹:中山篆太美了!
9月16日,由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省书法家协会、省文史研究馆、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河北师范大学等协办的“中山篆书法篆刻邀请展”在河北师范大学博物馆拉开帷幕,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
三器篆字:铁笔柔情还忆中山
中山篆是古中山国的文字,来源于“中山三器”器身铭文。“中山三器”出土于河北平山三汲的中山王公式墓,是中山王铁足大铜鼎、夔龙饰刻铭铜方壶、胤嗣刻铭铜圆壶的统称。这种文字,除具备当时古籀文、金文书风特色外,更多具有个性化的大篆风格。
“结构修长俏美有悬针之媚,刀笔疾劲锋健具甲骨之刚,方圆错综体态婀娜,折转流畅绚烂发彩,典雅秀逸能绝宗周之肃穆,巧姿变态犹多列国之绮丽。”台湾书法篆刻家黄尝铭几十年以来,孜孜不倦地研习中山篆,并编著《东周中山王国器铭集成》一书。他认为,中山篆独特优美的造型艺术是吸引众多书法爱好者进行研究、临习与创作的主要原因。
此次展览,汇集了来自海内外的300余位书法篆刻家,参赛作者用青铜、木刻、刺绣、剪纸等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中山文化的热爱与深情。青年女书法家王茁为展览创作了大型词牌《千年之缘》,用六尺整张装饰宣纸进行书写,并谱曲演唱。她告诉笔者:“我10年之前便与中山篆结缘,它的神奇与美丽令人着迷。”
“当初中山王国的文字最吸引我的是它字体的细长清瘦,具有较高的装饰性,并且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气息。”来自日本的大浦舟人研习中山篆已20载有余,其作品也得到了书法界的普遍赞誉。他坦言,非常感谢这次邀请展,给了自己与学界同仁交流、学习的机会。
铭史记事:撩起中山国神秘面纱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山篆则是开启古中山国的一把钥匙。20世纪70年代之前,人们对中山国的印象仅是史书中的寥寥数语:“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中山国由于历史短暂,史载缺略,遗迹湮没于地下,两千多年来鲜为人知,被世人称为神秘王国。
“‘中山三器’铸辉煌,而这种辉煌绝不是表面的镀金,闪亮得令人刺眼。‘中山三器’的辉煌是有底蕴的,它华而不绝,美而不娇,纯厚大雅,古朴沉沉。”考古学家张守中回忆起30多年前中山王族墓的发掘场景,其中“中山三器”的出土,长篇铭文的破译,开启了人们了解中山国的大门。
中山篆的价值之高,不仅在于其精美的造型艺术,更在于它记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例如,铭文中有“惟十四年,中山王……”考古工作者凭此可推断出王墓以及器物制作的准确年代。“中山三器”铭文中所载史料,填补了史书文献的不足。中山国是战国七雄之外最为强盛的“千乘之国”,在群雄争霸的天地间顽强生存。
“如果没有‘中山三器’上的1101个中山篆,我们对中山国的了解,可能还处在懵懂和摸索之中。”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平说,如果让我们为中山国填一份履历表,在文字一栏中应写到:中山篆在青铜镌字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无可动摇。
延续文脉:打造地域文化名片
中山篆作为中山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已经成为河北的一张文化名片。“文字是连接另一段时空的基因纽带,每当我摹写中山篆的时候,能够感受到那种独属中山国的精神气质。”书法爱好者张卫东说,中山篆的美,美在造型,更美在气韵风骨。
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用武力抵御“万乘之国”的入侵,三起三灭,实行“仁政”治理国家,“中山相放鹿归山”的故事流传至今。在历时200余年的征战融合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光辉灿烂的中山文化,被郭沫若先生称赞为历史上的“艺术王国”。
“没想到,中山国一个区区小国,在大国夹缝中艰难生存,还拥有如此精致的文字、繁荣的经济,让人难以想象。”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刘静告诉笔者,中山国坚韧自立的精神令她感动和鼓舞,“这是我们年轻人需要学习和继承的精神力量。”
“中山国文化是中华文明史上不能忽略的一页,也是河北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志平告诉笔者,中山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当被大力传承和弘扬。
主办:河北工人报社
投诉电话:0311-87017171 0311-87015356 传真:0311-88613045 Email:hbgrb@126.com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 王金胜律师
冀ICP备12018813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015356、87017171 举报邮箱:hgxinwenwang@126.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