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校外培训避免这样做! 石家庄市“双减”办致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
河工新闻网讯(记者张胜国)7月4日,记者从石家庄市教育局获悉,该市“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向该市2025年暑假中小学生发出公开信,就科学规划暑期生活、规范参与校外培训等事项提出相关指导建议,推动各方共同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科学规划暑期,助力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成长需要充足的陪伴与合理引导。暑假是调整身心、探索兴趣、亲近自然的宝贵时段,建议家长与学生共同制定暑期安排,鼓励参与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社会实践,通过亲子活动增进互动,让学生在自然体验中拓宽视野,培养综合素养;客观评估校外培训需求,避免盲目跟风报班。若确需选择,应以兴趣培养和能力提升为导向,坚决抵制违规学科类培训,减轻学生负担。
严守政策红线,远离违规培训
根据“双减”政策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在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全面禁止学科类培训,高中阶段参照执行。暑假期间,任何面向中小学及学龄前儿童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含线上线下、机构或个人组织)均属违规行为,不仅存在安全隐患,更易引发退费纠纷。请家长切勿参与以“众筹私教”“隐形托管班”等名义开展的违规培训,共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严核五项标准,确保服务质量
若计划为孩子报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非学科类培训,建议从五方面严格把关。查安全资质。实地查看场所消防设施、疏散通道,选择证照齐全、场地规范的机构;核办学证件。确认机构公示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及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验师资资格。核实教师是否持有对应专业资质证书,并通过官方平台核验;签规范合同。使用2021版《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明确培训内容、收费及退费条款,留存发票;走官方缴费。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课缴费,拒绝跨期高额收费,防范资金风险。
盯防隐形变异,筑牢安全屏障
部分违规培训为逃避监管,将授课地点设置在地下室、出租屋等隐蔽场所,采取封闭通道、限制通讯等手段,存在师资不明、消防缺失等重大安全隐患。为保障学生人身安全,请家长主动远离此类培训,并积极参与监督。教育部门将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欢迎通过石家庄市校外教育违规培训“随手拍”投诉平台以及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等方式进行监督,共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