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城市书房文化研学活动走进东垣古城遗址
河工新闻网讯(记者刘艳惠)6月14日上午,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场题为“触摸东垣古城的秦砖汉瓦”的文化研学活动在位于滹沱河南北两岸的东垣古城遗址和正定博物馆双地展开,百余人的研学团队化身“考古探秘者”,通过“砖瓦拓印+考古模拟”沉浸式体验,感历史之岁月,抒幽古之豪情,感受石家庄家园这片热土的前世今生。
东垣古城遗址位于石家庄市区北部,是战国“中山四邑”之一,汉代曾作为郡国都邑,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垣古城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石家庄城市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该发现证明了东垣古城的历史发展脉络,证实了东垣古城作为真定国国都的重要地位。
本场活动是石家庄城市书房“城市走读”文化研学系列主题活动的第七场,也是第一场户外考古研学与拓印非遗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砖瓦拓印环节,学员们认真体验。通讯员张培震摄
学员们展示自己的拓印作品。通讯员张培震摄
在正定博物馆,研学团队来到位于该馆地下的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共考古中心,邀请历史文化学者讲解东垣古城遗址出土瓦当、汉砖背后的工艺与生活图景,用拓印感受历史的印迹,通过上纸贴合、敲打压实、上墨拓印、揭纸完成等环节,拓取古代瓦当的纹饰。
在考古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员们化身小考古家,亲身体验考古工作。通讯员张培震摄
随后,研学团队走进田野考古现场沉浸式参观,听取专家关于东垣古城遗址布局、出土文物及考古意义的讲解,在考古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洛阳铲、平铲等考古工具,化身小考古家,亲身体验考古工作。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石家庄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东垣古城在汉朝就已然存在,并非只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此次考古研学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大家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对家乡的热爱,共同担负起历史的责任、时代的责任。
编辑:
马娜 责任编辑:
王红润
审核:
王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