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对健康危害有多大?
在日常生活中,食品添加剂几乎无处不在。从早餐的面包,到晚餐的肉制品;从孩子喜爱的零食,到日常饮用的饮料,食品添加剂的身影随处可见。它们的存在,或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或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然而,许多人不禁会问:这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对我们的健康危害究竟有多大?
一、常见食品添加剂大盘点
1.防腐剂
防腐剂是食品添加剂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常见的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等。在面包、酱油、饮料等食品中,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2.色素
色素分为天然与人工合成两类。天然色素,像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盐,提取自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安全且具营养价值,β-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人工合成色素,如胭脂红、柠檬黄,颜色鲜艳、稳定性强、成本低,常被用于糖果、糕点、饮料,让食品色泽诱人,比如草莓味糖果加胭脂红,能呈现出鲜亮红色 。
3.甜味剂
甜味剂能赋予食品甜味,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如木糖醇、甜菊糖苷等,甜度较高且热量较低,适合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食用。人工合成甜味剂如糖精钠、甜蜜素等,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成本低,在饮料、蜜饯等食品中应用广泛,能减少蔗糖的使用量,降低食品的热量。
4.增味剂
增味剂能增强食品的原有风味,常见的有谷氨酸钠(味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等。在各类菜肴、方便食品中添加增味剂,可提升食品的鲜味,如在方便面调料包中加入谷氨酸钠,让泡面的味道更加鲜美可口。
二、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健康危害
1.过量摄入的风险
虽然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相对安全,但长期过量摄入仍存健康隐患。比如,过量食用含苯甲酸及其钠盐的食品,会加重肝肾负担,影响代谢。人工合成色素若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在体内蓄积,干扰生理功能,有研究显示,其或与儿童多动症相关。
2.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可能对特定的食品添加剂过敏。比如,对亚硫酸盐过敏的人,食用含有亚硫酸盐的食品(如一些葡萄酒、果脯等)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皮疹、腹泻等过敏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此外,一些人对甜味剂木糖醇过敏,食用后可能会引发肠道不适。
3.可能的致癌风险
少数食品添加剂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致癌风险。例如,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会与食品中的胺类物质反应,生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在腌制肉类等食品中,若亚硝酸盐使用不当,就可能增加亚硝胺的生成量,长期食用这类食品,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癌风险。
三、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食品添加剂
1.了解食品标签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所含的添加剂种类和含量。尽量选择添加剂种类少、含量低的食品,尤其是对于有特殊健康需求的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更要谨慎选择。例如,购买儿童食品时,优先选择不含人工合成色素、香精、防腐剂的产品。
2.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多样化的饮食结构至关重要。不要过度依赖加工食品,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等天然食品,减少加工食品中添加剂的摄入。例如,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既能获取丰富的营养,又能降低因摄入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健康风险。
3.关注食品安全标准
相关部门持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消费者应关注食品安全信息,掌握最新标准与监管动态,发现违规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如通过新闻媒体、监管部门官网等渠道获取信息,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环境。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它们能为我们带来便利和丰富的食品选择。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健康危害。通过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危害及正确的应对方法,我们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正定县卫生计生监督所 公共场所 曹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