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周刊 数字报 河工书画网 河北劳模网

  • 分享网站
  • 河北工人报
  • 河北工人报订阅号
  • 您的位置:首页 > 职工健康 >正文

    突发心肺急症时该如何对患者施救

    发布时间: 2025-03-27 17:34:36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   在日常生活中,突发心肺急症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哮喘发作等。这些急症往往来势汹汹,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掌握现场第一时间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它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提高生存几率。

        一、迅速判断病情

        当面对突发心肺急症患者时,第一步要迅速判断病情。首先,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轻拍患者双肩,在其双耳旁大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若患者没有回应,表明意识丧失。接着,查看呼吸情况,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处,感受有无气流,同时眼睛看向患者胸部,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5至10秒。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样呼吸(即呼吸微弱、不规则),极有可能发生了心脏骤停,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此外,对于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要询问其是否有胸痛症状,胸痛的程度、部位、是否放射至其他部位等信息,这有助于初步判断病情。

        二、基础急救措施

        (一)胸外按压

        一旦确定患者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让患者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如地面或硬板床上。施救者站在患者一侧,双手交叠,掌根置于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每分钟100至120次。按压过程要保持节奏均匀,尽量减少按压中断。胸外按压能通过外力作用,维持心脏的血液循环,为重要脏器提供一定的血液灌注,是心肺复苏的关键环节。

        (二)开放气道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要开放患者气道。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可采用仰头抬颌法。施救者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患者下颌骨下方,向上抬起下颌,打开气道。保持气道通畅,能确保氧气顺利进入肺部,为后续的呼吸支持创造条件。

        (三)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后,进行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施救者深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嘴完全包住患者的嘴,缓慢吹气,持续约1秒,观察到患者胸廓有明显起伏即可。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人工呼吸能为患者提供氧气,维持肺部的气体交换,与胸外按压配合,共同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有呼吸但呼吸微弱的患者,也可采用面罩吸氧等方式,增加患者的氧气吸入量。

        三、后续维持与等待救援

        在进行基础急救措施的同时,要安排旁人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准确告知事发地点、患者大致情况等信息。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不要轻易放弃。如果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应尽快取来并按照设备语音提示操作。AED能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意识、呼吸、脉搏等情况,若患者出现恢复呼吸、心跳等迹象,可停止心肺复苏,但仍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等待专业医护人员进一步处理。

        突发心肺急症时,现场第一时间的正确护理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通过迅速判断病情,实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基础急救措施,并做好后续维持与等待救援工作,能为患者的生命争取更多希望。每个人都应学习和掌握这些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挽救生命。

        (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创伤外科 叶俊言)  

    编辑: 孟伟  责任编辑: 苏晓霞  审核: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