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于兴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先祖于谦的《石灰吟》一直是他人生的航标,于兴如是说。

     

        认识于兴,是因为他精湛的书法作品,后来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才了解到,于兴的成绩不只是在书法上,在文学创作方面,于兴也有很高的造诣。

     

        人品

     

        有据可考,于兴是明代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于谦第二十一代孙。于兴坦言,先祖于谦对他最大影响是“清白人生”。于兴说,在老家井陉于家村,有95%的人都是于谦的后代,整个家风都继承了祖先正直刚烈的品质。祖宗的品德像座右铭一样深深的烙在于兴的心里,始终警示自己,不能辱没祖先。

     

        正是在先祖影响下,于兴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多年来,于兴不参加任何评比,不要职称,无须奖项,坦荡处世,任人评说。于兴说,与其在形式上追求所谓的名利,不如静下心来多写几篇文章,多写几幅字来的舒坦。

     

        于兴已过了天命之年,他坦言自己是一个坦坦荡荡的人。和于兴交谈,俨然一个慈祥的长者,他的脸上始终面带微笑,走路时抬头挺胸,步伐矫健,如同他的书法一样,刚劲有力、清新壮丽、气势磅礴。

     

        如今的于兴,“无私无欲无烦恼,无怨无悔无忧愁”,这六个“无”成为其书法作品中的“常客”,也是于兴最希望与他人的共勉之词。

     

        “一个人活在世上,能为社会安定做点贡献,能用手中笔写出作品,给大家带来快乐,人乐我也乐,真是自得其乐,其乐无穷啊!”

     

        于兴对现在社会上一些所谓的“家”,写个字,写个剧本动不动就提钱的人很是不屑。

     

        于兴说,如果一个人,越是把功利看得越重,那么他生存的负担也就越重。于兴自己比较赞赏"取一文而不值一文"的观点,他追求的是文学与书法在精神上的享受,对于物质,于兴从不放在眼里,人不能为眼前的一点物质诱惑所动。书法和文学对于兴来说都是自己修身养性的两种不同方式罢了,更不会把它们当成是用来得到经济利益的手段。

     

        文品

     

        于兴做过新闻干事,在海南经济广播电台、《河北法制报》从事过10多年新闻工作,除了对书法的痴迷之外,对文学的热情也使得他能够走到今天。

     

        于兴自述:他最信奉的是老子的"无为"思想,这从他的文学作品体裁和形式以及书法作品的书路、书风,书法作品的内容中都可感受到,他从不追求所谓的时尚,迎合社会市场需要,去做一些追逐名利的作品。

     

        从事业余文学创作近三十年来,已在全国各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200多万字,出版有《泉峪斋随笔》、《欲祸》、《大浪滔滔》、《火凤凰》、《赢在精神》、《阿尔卑斯山之恋》等多部文集。2004年5月,在河北省文学院、《长城》杂志社等主办的“于兴作品研讨会”上,河北省一些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一致认为,于兴作品文体涉猎广泛,其散文、随笔和报告文学,文笔流畅,思路敏捷,语言优美,内容健康,着力书写普通人的情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与此同时,于兴在长期的新闻和文学创作中,还采写了大量书、画家个人传记和艺术评论文章,出版有书画家报告文学专集,以此得到了深厚的书法理论及书品、书家人品的熏陶,奠定了一定的书法理论基础和书家应具备的道德情操,从而又促进了其书法艺术水平的提高。

     

        现在的于兴,每天有一到两个小时进行书法练习与创作,还要挤时间用于长篇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他说,自己写这些东西也不是为了成名,只是内心深处有一种创作的热情在激励着他,有时,几天不写东西,不出作品心里会很不舒服。有新作品问世,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

     

        书品

     

        书法,对于于兴来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爱好,它早已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于兴从小就喜欢书法,5岁便开始临帖。真正开始学书时,是临习柳公权的《玄秘塔》,上小学时,学校每周都安排有几节大楷课,即便在他入伍后仍然坚持每天午餐和晚餐后临几篇大楷。

     

        1986年于兴开始研习赵孟頫的楷书,之后转入王羲之和黄庭坚的行书和草书。 从2000年开始,于兴就坚持每天早上6点至8点是两个小时的习书时间,不管有多忙,每天的习字是从不会放弃的。  

     

        于兴说,书法艺术是造型艺术、情感艺术,是玄学,是美学,其实也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言为心声,书为心画”通过书法这种艺术形式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将生活中的苦辣酸甜通过书法表现了出来。

     

        就在去年的“于兴书法展”上,他的作品得到了书法界及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有业内名家这样评价他的书法:草书结构简约,一字之中笔画牵引相连,但字字之间又彼此独立,章法取直纵势,给人一种狂放不羁但又收敛有度的感觉。行书则体现出简易流畅的美感,点画之间游丝引带,笔锋使转遒劲明快,活泼自然,好似行云流水一般,展现出婉转柔媚,淡雅秀逸的风格。近年来,他的书法艺术越来越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其作品在国内众多报刊发表,被国内外众多博物馆、民俗馆及广大书法爱好者收藏,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书法卷》《中华名流——中国60年艺术人物志》《名人名家》等多部大型艺术典籍。出版有《于兴书〈千字文〉》《于兴临黄山谷〈范滂传〉》《于兴书法作品选集》等。

     

        于兴说,书法让他的生活无比充实,只要一件较满意的作品面世,都会给他带来无穷的乐趣,并且会自我欣赏陶醉许多日子,还要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这种乐趣。

     

        文/裴亚欣

     

     

    于兴拜访欧阳中石先生

     

     

    于兴和韩羽老先生

     

     

    于兴和中国书协副主席、河北省书协主席旭宇在一起

     

     

    于兴和著名作家蒋子龙在一起

     

     

    于兴回乡赠书

     

    于兴现场挥毫

     

     

    • 责任编辑:
    • 编辑:
    点击数:27

主办:河北工人报社
投诉电话:0311-87017171 0311-87015356 传真:0311-88613045 Email:hbgrb@126.com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 王金胜律师
冀ICP备12018813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015356、87017171  举报邮箱:hgxinwenwang@126.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