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张福全的书法作品集就要出版了,作为晚辈能为老人完成一个夙愿感到由衷地高兴!
父亲虽然是个农民,但基本上没有侍弄过土地,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个文化人。他除写字、画画、制印、刻版、印制年画、二胡演奏外,泥工、瓦工、做菜也是一把好手,是当地有名的以手艺为生的“能人”,尤其是他的书法和篆刻,在当地小有名气。
父亲1953年考入山东省濮阳县(现河南濮阳市)三中,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少见的。他的书法启蒙人是清朝最后的秀才之一,名叫张克昌。张克昌的字是标准的馆阁体,父亲对他几乎近于崇拜。记得父亲曾这样描述他老师的书法功底:如果同一个字写十遍,重叠起来看不会有走样的。我想,那时还是盛行馆阁体的。馆阁体尽管从书法艺术层面上看并不是很高,但从技能方面还是过硬的。父亲的字尽管没有完全跳出馆阁体的藩篱,却彰显了他豁达性情和闲适心境。
父亲是我书法的启蒙老师。那时,家里的墙上、窗户上都贴满了父亲写的字,每天早晨一睁眼就能看到。也时常目睹他现场给别人写字、在街上写宣传标语。长期的耳濡目染,使我也爱上了书法。后来,由于书画特长我被特招入伍。入伍以后我想在书画方面进一步深造,写信征求父亲的意见,他及时回信表示支持,说“你除了尽好军人的义务外,应当学点自己的手艺,艺多不压身嘛”,并亲自找到与他经常合作的朋友阎万祥教我画素描。阎叔叔在我们县是非常有名的画家,当时我们县几乎所有的毛主席油画像都出自他手。因为那时很难买到美术教材,他就每星期以写信的方式教我,为我后来到专业艺术学校进修打下了基础。我经过几十年书画专业训练取得一点成绩,出过若干自己的作品集。可老父亲写了一辈子的字,从来没有过付梓印刷。由感于此,在父亲八十寿辰到来之际,我决定给父亲出一本书法作品集,作为给父亲寿辰的礼物!
张济海
岁次壬辰腊月十二日
主办:河北工人报社
投诉电话:0311-87017171 0311-87015356 传真:0311-88613045 Email:hbgrb@126.com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 王金胜律师
冀ICP备12018813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015356、87017171 举报邮箱:hgxinwenwang@126.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